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林思婧)为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丰富暑期教学内容,7月4日至8日,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沁研计划·励志行”暨“梦载星河”社会实践队走进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寨湾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为当地学生开设多元手工实践课程,以趣味实践为暑期课堂添彩。

同学们做的手工作品展示 林思婧摄

生态手工课上,实践队成员罗嘉乐面向育英班学生系统教授了川崎玫瑰的折纸技法。课程中,学生按步骤完成纸张的多次折叠、翻转,最终形成完整的玫瑰结构。育英班学生罗子骞说:“看着一张纸在手中慢慢变成一朵玫瑰花,特别有成就感!”同期,罗嘉乐也为启蒙班学生指导扭扭棒手工制作。学生通过弯曲、缠绕彩色扭扭棒,逐步组合出蜻蜓的形态。

启蒙班同学展示扭扭棒成品 林思婧摄

实践队成员管天天在青苗班的双语非遗的课堂上,用中英双语介绍了保康县的非遗荆蛮绣活。讲解结束后,管天天向学生发放鞋垫坯料,鼓励学生融合个人创意和传统元素进行鞋垫纹样设计。管天天表示,学生们的作品童真有趣,看着大家画出精彩的作品,作为老师特别自豪。

管天天和学生共同展示纹样设计作品 肖景秋摄

实践团队设置系列手工课程,强调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示范—实操—指导”的模式,适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除折纸、扭扭棒、鞋垫纹样设计之外,本次暑期课堂活动的手工教学还涉及基础刺绣、绘画、书法等课程,旨在为当地学生提供接触更多元手工技艺的学习平台。

实践队成员王梦婷正在教授基础刺绣

此次实践活动为乡村学生搭建了接触多元技能的暑期平台,同时将荆蛮绣活等非遗文化融入教学环节,通过双语讲解、实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系列手工课程的开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具体技能,更在互动实践中助力其专注力与创造力的提升,为乡村暑期教育注入了多元活力与文化内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思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思婧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