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瑞火照于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西瑞金大柏地战役遗址,通过实地讲解、重走红军路、朗诵、歌唱等文化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们,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在烈日与汗水中感悟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
聆听历史回响: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政课
在王家祠战斗会议旧址,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的峥嵘岁月。当听到红军在弹尽粮绝、雨雪交加的除夕夜仍严守纪律、留借条取粮的故事时,几个队员动容地说:“老乡的一碗年夜饭,承载的是人民军队的初心啊!”讲解员特别提到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中“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豪情,正是源于这场绝地反击的胜利。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认真看大柏地战役的介绍,刘小涵摄
烈日重走红军路:战壕里的精神洗礼
实践队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顶着酷暑攀爬陡峭山路,寻找当年红军伏击战的战壕遗迹。队员们背着模拟步枪汗如雨下:“空手爬山都吃力,红军当年带着装备日夜行军30公里,难以想象他们有多坚韧!”在残存弹痕的土坯墙前,队员们模拟战斗场景,挥舞红旗、齐诵诗词,唱红歌,以此来致敬先烈。老师和红色讲解员指出:“战壕里的泥土比课本更鲜活,这种体验式教育更能让青年真正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重走红军路,刘小涵摄
青春对话历史:在传承中砥砺前行
活动尾声,实践队围坐石碑前分享感悟。讲解员展示着战壕里拍摄的朗诵视频说道:“昨日,先辈们保家卫国用鲜血与泪水,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看今朝中国在愈发强起来;昨天先辈们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朝青年们将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实践队将会整理影像资料,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让大柏地的故事感染更多青年,传承更深厚的革命精神。
图为瑞火照于途实践队在战壕合照,佟汶锜摄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实地考察,更是一场激活血脉里的红色基因的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高度,用坚定的信念探索革命的深度,在红色热土上写下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小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小涵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