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探寻活动在瑞金展开,"瑞火照于途"社会实践队上午前往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下午前往二苏大会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刻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沉浸式体验瑞金精神,探寻红色记忆,接受革命的洗礼。

踏入瑞金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展厅中央光彩夺目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两侧红军浮雕群像气势恢宏,“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十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端详一幅幅尘封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形象的雕塑 。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开展武装斗争、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进行治国安邦伟大实践的辉煌历史。参观者们深深震撼于革命岁月的残酷与曲折,真切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图为“瑞火照于途”实践队队员抵达博物馆展厅合影(实践队队员所摄)

在博物馆内,讲解员用一个个文物下的红色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文物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讲解员讲解文物时实践队员在观赏文物(佟汶锜所摄)

此外,队员们还注意到博物馆中用雕塑模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场景。毛主席的称号就此而来。会议伊始,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主持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委员们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建设、法律体系、经济政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次会议不仅标志着新生红色政权的正式运转,更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早期探索,为中国革命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日下午队伍继续前往二苏大会,二苏大礼堂造型独特,从高空俯视,犹如一顶红军的八角帽,庄严肃穆。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这里见证了重要的历史时刻,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走进大礼堂,会场两侧红旗飘扬,简陋的长凳排列整齐,仿佛让人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大会开幕时热烈、庄严肃穆的场景。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大会的背景、过程以及重要决议,参观者们深刻感悟到老一辈革命家指点江山的激情豪迈和不惧艰险的革命乐观精神。

▲图为二苏大会址礼堂内所摄部分成员合照(简宇稀所摄)

7月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瑞火照于途”实践队在二苏大会址唱响《国际歌》,激昂的旋律在二苏大会址上空回荡,那雄浑的曲调仿佛瞬间打开了时光的大门,将人们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实践队成员们神情庄重,音乐与内心的情感同频共振。随着《国际歌》响起,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被一种庄严的力量所凝聚。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也纷纷驻足,静静地聆听着这饱含深情与力量的演奏。在这座见证过无数重要历史时刻的建筑前,《国际歌》的旋律更显厚重。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缅怀与致敬,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传承。

调研学习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队员小徐激动地说:“在建党日于二苏大会址唱响《国际歌》,这种体验太难忘了。我们仿佛与历史对话,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信仰与担当。”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演唱结束后在二苏大会址门口的集体合照(实践队队员所摄)

今日的瑞金,夕阳的余晖洒在二苏大会址的屋顶,给这座“红色”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瑞火照于途”实践队的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结束了这意义非凡的一天。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他们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未来,他们要将此次参观学习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施玲玉)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施玲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玲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