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助力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农业大学“推普搭桥,寻脉奉新”实践团奔赴奉新,走进苗木基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探寻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密码。
踏入苗木基地,开启苗艺学习之旅
2025年6月30日,实践团成员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踏入奉新苗木基地。放眼望去,各类苗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这里,实践团开启了苗艺学习的奇妙旅程。
基地内,形态各异的造型苗木令人眼前一亮,或似昂首挺胸的骏马,或如蜿蜒盘旋的巨龙,每一件都是大自然与人工技艺完美融合的艺术品。实践团成员们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仔细观察苗木的生长特性、修剪技巧。从辨别不同苗木品种,到学习如何根据苗木生长规律进行造型设计,大家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苗木造型讲究因势利导,要结合苗木本身的形态和生长趋势,巧妙运用修剪、蟠扎等手法,才能打造出独特且美观的作品。” 技术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成员们纷纷上手实践,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苗艺的基本技巧,感受传统苗木技艺的独特魅力。
对话行业前辈,共探产业发展之路
实践团有幸与苗木协会会员郭波生、金志坚两位行业前辈深入交流,探讨奉新苗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交流伊始,郭波生、金志坚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奉新苗木产业的发展历程。“奉新苗木产业起步早,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一代代苗木人的努力,逐渐形成规模。但如今,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创新不足等挑战。” 郭波生感慨道。
在探讨产业发展困境与突破点时,实践团成员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建言献策。针对市场竞争问题,提出可打造 “奉新苗木” 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辨识度;对于创新不足,建议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推动苗木产业向智能化、精品化转型 。
金志坚对实践团的想法给予肯定:“大学生有活力、有思路,这些建议为我们产业发展打开了新视角。苗木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年轻力量的注入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交流中,双方还围绕苗木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电商助力苗木销售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感悟乡村振兴,续写实践担当
此次奉新苗木基地之行,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实用的苗艺技能,更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了深刻认知。
“苗木产业是奉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它串联起生态保护、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我们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乡村产业的蓬勃生命力,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实践团成员黄嘉怡感慨道。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把在奉新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带回校园、传播开来,为更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 “三下乡” 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续写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担当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传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传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