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至15日,中南民族大学“织梦成金队”前往贵州织金,开展了项目名为“苗韵蜡语,多彩交融——织金苗族蜡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与凝聚”的寒假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体验蜡染技艺,采访相关技艺人员和参观丁宝桢文化馆等,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自觉,还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铜片蜡液落方巾,民族共体浸民心

2月13日,团队成员在蜡染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进一步了解贵州蜡染各个地方的不同,亲身体验了图案设计,点蜡,染色等。看到最后晾在竹架上的成品,每一个成员都欣喜无比。

蜡染不仅仅是一项民族技艺,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此次亲身体验让每一个成员都看到了民族文化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也深知投身实践的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绘画蜡花过程

图为团队成员的蜡染作品

访织金蜡染负责人,寻传承真心于话间

2月14 日,团队成员专门对织金蜡染负责人王秋雨进行了关于蜡染历史和如何看待民族技艺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展开的走访。负责人王秋雨还介绍,近年来,织金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融合等方式,积极推动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使其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由此可见,织金蜡染已经成为当地发展中的重要一角。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蜡染负责人

参观丁公祠,走近历史与文化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织梦成金”队成员来到了织金丁公祠。丁公祠内文物和史料丰富,这是丁宝桢曾经的痕迹,也是一方民族生生不息的鲜活写照。走进丁公祠,成员在漫步中一点点了解丁宝桢的过去,仿佛看到了他为一方人民的安康生活而不懈奋斗的真实画面,其精神与蜡染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织梦成金队--张琴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琴琴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68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