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信息已成为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但数据滥用、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频发,严重威胁公民权益与社会稳定。我国目前已构建起较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然而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直接影响着法律适用的精准性与刑事打击的震慑效果。在此背景下,信息保护刑事认定实践队聚焦司法实务痛点,通过实地走访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法律实务机构、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深度剖析典型案例,旨在揭示法律适用中的现实困境,探索刑事认定的科学路径,为统一司法尺度、强化数字时代公民权利保障提供实证研究支持,助力构建更加严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
二、实践调研
(一)前期准备
实践队在正式调研开展前,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充分厘清学者观点、了解实践焦点,实践队进行了文献综述工作,梳理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学术成果、政策文件及典型案例,形成涵盖理论研究、实践案例分析的案例梳理1篇、文献综述3篇,为后续实践的正式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实践队通过对比研究我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特色和治理模式,总结信息密集型服务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探寻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在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实践队精心设计了线下访谈提纲,提前进行队员招募和人员分工,形成覆盖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法律实务机构、企业等不同单位、典型主体的访谈提纲5份。
(二)临时团支部组建与工作开展
实践队成立临时团支部,统筹调度、协调指挥实践活动的计划、组织与开展,并按照专题实践的不同职能,将实践队分为实践组、技术组、美工组三个小组。调研期间,实践队收集实务案例并进行数据分析,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孝感市、广东省佛山市等全国多地开展实地访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青团员的先锋精神与实践精神。
(三)实践过程
集体实践
01武汉市公安局访谈
2025年1月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公安局,与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何警官进行了访谈交流。何警官以汉阳区打击代购机票等实务案件为例,指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电诈的黑灰产,一般是伴随式的犯罪,让团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电诈关联犯罪产业链涵盖上游信息获取、中游犯罪实施、下游赃款处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紧密相连,且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演变,给打击工作带来挑战。何警官对加强科研合作、完善现行法律、建立数据保护技术平台等方面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此外,团队还了解到跨境数据流动对侦查的阻碍、虚拟身份代理服务器等隐秘的现行犯罪手段等司法实践与新颖观点。
武汉市公安局何警官采访
02武汉市中院访谈
1月17日,实践队员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杨法官开展了线上的访谈交流。杨法官提前整理了武汉市2020年至2024年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并具体就2024年涉及物流和快递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例与队员进行分享与探讨。团队了解到,被告人作案包括贷款中介售信息、代写业务卖信息、构建链条转卖、用小程序倒卖、翻墙下载存储等多种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杨法官向队员分享了实务中法院创新采用公益劳动替代赔偿金的做法。此次访谈顺利完成后,杨法官也在后续分享了不少相关司法实务经验,实践队成员收获颇丰。
武汉中院杨法官采访(线上)
返乡实践
01法院访谈
2月9日,实践队员与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胡法官访谈获悉,近年孝感中院受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件呈现技术化、隐蔽化特点。为此,法院积极探索“孝文化融入司法”的本地特色,如在涉老个人信息案中联合网格员上门普法,2024年此类案件同比降18%。同时中院正试点“数据合规承诺制”,要求涉案企业整改期内提交第三方合规评估报告,据此调整赔偿或执行方式,激发企业自主合规。访谈后,胡法官展示孝感中院新上线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库”,含近三年全国典型案例要点与技术分析,于法院官网开放,供实务参考。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胡法官采访
02律所访谈
1月20日,实践队员在与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徐律师的交流过程中知悉,律所主要通过培训和制定规章制度协助企业合规,但中小企业面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合规成本高、执行难等问题。常见法律争议点包括AI技术应用中个人信息授权的合法性,以及企业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理解与实践的落差,如损害认定、获取用户授权困难、企业间信息交换的灰色地带等。
2月8日,队员采访了湖北锡爱律师事务所叶律师。叶律师称,律所个人信息保护业务成果显著,占业务总量超半数。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贯穿数据收集、处理、使用、存储等各个环节,协助企业合规建设面临成本高、法规复杂多变等挑战。叶律师还展示了团队编写的《个人信息保护维权指南》,内容涵盖证据收集到诉讼流程实操建议,并已通过律所官网和社区活动免费发放,助力孝感市民保护隐私。
湖北锡爱律师事务所叶律师采访
03信息密集型企业访谈
1月22日,队员前往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顺德支公司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到该公司在数据处理上采用行销系统加密存储,严格限制共享,并会通过定期自查等合规措施保障信息安全。公司章程、行为守则对数据泄露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处理有所规定,也会采用法律手段解决。林经理指出,加强个人信息的保障也有助于经济健康发展,未来将加大投入,加强员工培训以提升数据安全意识、规范行为,同时升级数据安全技术。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顺德支公司采访
线上调研分析
实践队围绕法律实务热点,以武汉市中院近四千份案例数据为切入点,运用线上工具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裁判逻辑展开实证考察。同时,借助威科先行等法律数据库进行案例检索,精心筛选近千份案件,深入分析司法大数据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律效力与实际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团队成员运用专业知识,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与问题。通过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对特定犯罪裁判逻辑及公益诉讼影响的认知,也提升了成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线上调研分析突破时空局限,为后续法律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丰富数据支撑和有益经验借鉴。
三、实践总结
本次实践通过实地访谈和线上调研,深入了解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在不同领域的现状、问题及需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司法实践、企业合规、公众意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如设立独立监管机构、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事前预防性监管机制等。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强化企业合规管理,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实践队将继续关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公益诉讼、刑事认定等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成果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事业的发展,守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徐牧北 欧阳佳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牧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