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传承弘扬谷文昌精神,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1月11日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以海兴村、以海强村
2025年1月11日上午,“循迹调研足迹,悟新发展理念”实践队来到漳州澳角村,在澳角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澳角村村史馆,通过参观实践队得知,澳角村通过发挥自身特色,深挖资源禀赋,打造新业态,念好”五海“产业致富经(五海: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电商、海景民宿)。
实践队成员在澳角村村史馆,感受澳角村的改革创新,感悟澳角村渔业的发展历程,深深体会到“向海而生,因渔而兴”的内涵。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澳角村门口合影
随后,实践队采访澳角村工作人员,得知,对于生态环境一方面有相关策略,如在村内美化垃圾箱、做好垃圾分类等工作,旨在保护澳角村周边环境。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工作人员沟通
谷文昌“四有精神”是青年学习的标杆
实践队成员来到谷文昌纪念馆,随着讲解员认真倾听谷文昌同志的生平以及事迹,实践队成员深深学习谷文昌同志的四有精神(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新时代青年将要学习的好品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镜子。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谷文昌纪念馆合影
图为实践队成员互相讲解
之后,实践队还了解到谷文昌同志治理风沙事迹、东山造林模式。
1950年,谷文昌踏上这片土地,目睹百姓的艰难,谷文昌立下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最初,他们尝试种植柳树、相思树等,却因恶劣的沙质土壤和海风侵蚀,屡屡失败。但谷文昌没有放弃,他四处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终于发现木麻黄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是理想的树种。找到了合适的树种,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种植时,沙土松散,树苗难以扎根,谷文昌和群众一起反复试验,摸索出“打小穴、浅栽、密植、重压”的种植方法。为了保证树苗成活,他组织群众挑水浇树,甚至带头成立护林队,日夜守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木麻黄在东山岛扎根生长,形成了绵延数公里的防风林带。这些绿色屏障,挡住了风沙,锁住了流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东山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谷文昌同志身上有太多青年应该学习的品质与精神,对抗风沙时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权力面前,坚守廉洁自律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谷文昌纪念馆内合影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看到了澳角村的华丽转身,感受到了谷文昌精神的深远影响,更深刻领悟到了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实践队成员将继续秉承这份初心与使命,精研践悟新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江欣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欣妍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