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追逐梦想。然而,在这背后,许多老人却留在了家乡,成为了“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怀?带着这些问题,山东大学(威海)“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2025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马展艺走进了回东村和回一村,开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与关爱实践。
74岁的坚守:家畜与家乡的牵挂
团队成员马展艺首先拜访了一位74岁的老人。几年前,老伴去世后,他选择独自留在家乡生活。虽然儿女多次劝他搬去城市,但他放心不下家中的家畜,也对城市生活感到不适应。老人的身体还算康健,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养老保险和儿女的定期补贴。女儿每两三周会来探望一次,儿子则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尽管独自生活,老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晚上会去广场看广场舞,偶尔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定期探望,给予他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80岁的坚韧:轮椅上的生活
另一位80岁的老人,腿脚不便,出行需要依靠轮椅。尽管膝盖受伤严重,但他的头脑依然清醒,口齿清晰,与人沟通毫无障碍。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养老保险和儿子每月的生活补贴。每年的社区免费体检是他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唯一途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儿媳每周会回来探望一次。由于行动不便,老人的社交活动非常有限,除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定期探望外,他几乎很少与外界接触。
空巢老人的心声:需要更多的关怀
通过这次走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空巢老人的生活虽然能够自理,但他们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身体健康、社交活动、心理关怀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许多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或经济原因,无法定期进行体检,社交活动也极为有限。尽管社区和子女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他们依然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团队的呼吁:让空巢不空心
空巢老人问题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无论是通过志愿服务、经济支持,还是简单的陪伴与倾听,都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温暖与希望。
一起行动,让空巢不空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冉浩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冉浩民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