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江珞男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张盘小学,一群身穿汉服的孩子在实践队大学生的带领下,正学着古人读书时的模样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蒹葭》。这样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每天都在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书礼润童心,雅言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国学课堂中上演。

图为身穿汉服的孩子们在上国学经典朗诵课

“国学”一词,古老庄严又沉重深刻,它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映照。如何将国学的深厚魅力与独特韵味以一种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是实践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次关于“古人取名艺术”的讨论,意外地为实践队点亮了灵感之光。“说到取名,那可离不开《诗经》和《楚辞》!”“嘿!要不咱的国学课就讲《诗经》和《楚辞》吧?”这一提议迅速引起了一场更为激烈的讨论。深思熟虑后,实践队决定将《诗经》作为本次实践活动主打的国学经典课程,而为进一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实践队又在国学课程中融入了非遗科普元素,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领略国学的广博与深邃。

出乎实践队意料的是,孩子们对《诗经》这门国学课程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学习热情。几乎每节《诗经》课开始前,孩子们都会自发地朗诵起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而给实践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采薇》这节课。

在《采薇》授课结束后,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跑来对实践队队员说:“老师,我好喜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话,我要把它抄在我的日记本上。”话音刚落,一行整齐的小楷便出现在Hello Kitty的本子上。实践队队员们表示,这节课令她们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在于这句话,也不在于这行字,而在于这个孩子的眼神,一种热烈期盼的眼神,希望和渴望交织在一起,仿佛未来触手可及。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为孩子们讲解《关雎》

《诗经》雅韵,悠悠千载,宛若缕缕清风,轻拂过孩童稚嫩的心房,带着远古的深情呼唤,引领他们步入千年诗海。在那里,孩子们与先贤并肩,共赏春花秋月,领略跨越时空的情怀与智慧。

而当古风渐远,尘世的喧嚣渐渐归于宁静,一抹光影正悄然汇聚,如同夜空中温柔的星光,轻轻洒落在古老而庄严的舞台上。这一刻,国学之魂仿佛挣脱了泛黄书页的枷锁,化作一幕幕生动鲜活、栩栩如生的场景,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归途。这便是非遗技艺——皮影戏独有的魅力所在,它以光影为媒介,以匠心为灵魂,将国学之美以独特的方式传承下来,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英雄出了招商店,迈开虎步翻过了坎儿,店家说山中有虎要留住宿,我岂怕大虫好凶狠……”,咿咿呀呀,唱腔婉转,一场《武松打虎》的好戏正在上演。明晃晃的灯光下,两个孩子隐藏在幕布后,手捏竹棍,分别操纵着刻画精细的武松皮影和老虎皮影,全神贯注,仿佛已然入境,真真切切置身于打斗之中。伴随着实践队队员一来一往的默契配音,只见武松大力挥拳,紧接着是一记旋风踢,对面的老虎“嗷呜”一声轰然倒地。这一倒,逗笑了实践队队员,更逗笑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图为课堂上实践队队员在教孩子控制皮影的方法

实践队队员们表示,能在张盘小学开展国学课程,在传承文化薪火的同时让孩子们喜欢上国学,是她们一直想做的事,而想要做成并做好这件事,离不开张盘小学老师们的支持与配合。

在与张盘小学老师们的交谈中,实践队队员们对河南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经采访得知,张盘小学的教师团队主要由资深老教师构成,而年轻教师的占比则相对较低。每每与张盘小学的老教师们谈起坚守历程,他们总是笑着说:“我们的教育初心就是让农村孩子有更好的出路,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路漫漫,如何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绚丽光彩,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相信在本次支教结束后,每个实践队队员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与张盘小学的老师交流

图为全体实践队队员与张盘小学孩子们的合影

支教传薪火,情暖助“豫”兴。在本次支教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始终以她们的滚烫热血与青春梦想感染着张盘小学的每一位孩子,最终也收获到了张盘小学老师们的认可和孩子们的喜爱。当谈到支教这件事时,实践队队员们一致认为,关于支教,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你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好,而在于你为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做了什么。

支教虽然不能立刻改变整个乡村教育的现状,却能敲开覆盖在荒原上的厚重冰雪,让渴望阳光的土地重获新生;支教从来不谈成功与否,只要能帮助到一个孩子,种下一颗希望,点亮一抹微光,就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进步。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江珞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樊英婵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6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