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陶美琪 吴梦珂 张文博 苏春阳 张倩 万汝鑫 刘畅)青春助力发展,语言筑基未来。2024年7月,洛阳师范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奔赴洛阳市嵩县道兴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普通话教学和推广活动,旨在实现普通话进校园、普通话进家庭、普通话进基层的目标,为乡村振兴献力。
支教推普,筑梦校园
“老师你是北京人吗?”道兴小学的一位同学询问实践队员,究其原因是“因为北京人才说这么流利的普通话”。据实践队员观察了解,学校中的同学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方言,还有一部分同学完全不会讲普通话。
基于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实践队员们决定在道兴小学开展特色普通话教学,助力实现“普通话进校园”的目标。实践队员没有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巧妙地将语言学习与趣味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从最基本的拼音发音到简单的日常对话,每一个知识点都被设计成引人入胜的小环节,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熟悉普通话的发音方法。
除了课堂教学,实践队员们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绕口令基本功大赛、朗诵比赛、合唱比赛等,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良性竞争中共同成长。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更营造了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支教情深,家访暖心
为进一步扩大普通话推广力度,加深程村村民们对普通话的理解和应用,实践队还策划了“普通话进家庭”活动。
“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队员走访程村家家户户,与道兴小学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实践队员先向家长们介绍了普通话对于孩子求学道路和未来发展以及家庭成员沟通等方面的重要性,接着向家长们分享了普通话日常学习的方法、工具及线上学习资源,激励家长们重视并支持孩子的普通话学习,也鼓励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实践,让普通话成为家庭沟通的新常态。
家长们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实践队员的努力表示感谢和赞扬。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学习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还学到了实用的学习方法。许多家长更是感慨地说:“以前从未意识到普通话对孩子未来有如此大的影响,现在一定要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争取让他们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基层调研,支教促兴
实践队员们根据前期的考察,自主设计问卷并分组前往家家户户,通过问卷填写以及一对一访谈等方式,对当地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同时实践队员前往程村村委会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在调研中实践队员们发现,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村民们大多使用方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普通话在村庄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较少。
“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的队员们针对调研结果,准备了“普通话进基层”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宣讲的方式向村民介绍什么是普通话及讲普通话的意义,并宣讲了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和普通话小知识,为大家讲解一些常用词的标准读音。实践队员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在宣讲中,实践队员们用流利的普通话向村民们介绍了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地展示,让村民们对政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许多村民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投身于程村的建设发展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次推普活动中,许多村民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学会了更加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这不仅提升了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居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组建于2015年。9年来,实践队结合实践地情况,通过开设普通话相关课程等活动,有效提高当地普通话水平与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展望未来,洛阳师范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践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献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陶美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陶美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