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郭庆喜)2024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广州南方学院“龙的传人”高校突击队赴顺德区大门居委会开启了为期3天的趣味龙舟雕刻技艺课堂活动。 响应三下乡“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助力龙舟文化创意与保育。

蝉鸣山海,夏令悠长。广州南方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龙的传人”三下乡实践团队怀揣热忱,深入佛山顺德大门社区,与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共赴一场“龙舟文化”之旅。

佛山顺德大门社区。大门社区自身龙舟文化资源丰厚:每年端午期间,仍保留初四游龙、初五龙舟比赛、初六食龙船饭的传统。大门社区龙舟文化氛围浓厚:通过开展一系列龙舟文化活动,成立大良龙舟协会,打造大门龙舟训练基地等方法,做实龙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

本次三下乡活动龙的传人突击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形式,线上打造平台账号作为传播的载体,线下开展的活动作为传播的内容,创新非遗传播形式,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雕刻宣传。

一、特邀采访环节:

非遗传承人介绍:梁海英,2016年被评为顺德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其祖父梁锦全起,梁氏家族三代从事龙舟雕刻工作,梁海英更是与其父亲梁明坤共同研制出别具一格的“动感”龙舟模型,不仅雕刻手法精良、表现形式独特,更富有动感和立体感。梁海英积极参与社区、学校传承工作,不断为龙舟雕刻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工作贡献力量。

7月14日,龙的传人突击队前往顺德容桂采访非遗龙舟雕刻技艺传承人梁海英师傅,旨在深入解读龙舟雕刻文化内涵,感受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在采访的过程中,梁师傅详细介绍了龙舟雕刻的四部曲:画图、拓印、雕刻、上漆,每一步都要具备高超的美术功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从采访中龙的传人突击队也了解到一些龙舟雕刻的文化知识,比如不同颜色的龙舟代表不同的气度风格,如黑色是忠耿正直,是关公庙龙舟的主体颜色。样式各异的龙头也是展示各村不同风貌。随后梁海英师傅先带队员参观了他的部分雕刻作品,大到彩龙的龙舟头小到展览的龙舟模型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参观梁师傅的作品时,队员们发现现代科技元素已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其中的动感龙舟模型。“龙舟上的每个人都是中空的,里面装有发条,一环扣一环。”谈起龙舟模型的制作,梁海英十分感激父亲的鼓励,“我爸很有恒心且不服输,无论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他都一直带领着我。”他打开开关,龙舟模型上的划桨人、敲鼓人、摇旗人……动作整齐划一,给人以在激流中奋楫争先的动感。

通过与梁师傅的交流,队员还了解到有关龙舟雕刻传承和经营的困境,如资金不足和年轻人学习雕刻容易放弃不能坚持,并呼吁年轻人少玩手机,除读书外还要学习一门技能增强竞争力。时代在变,审美也在变,但龙舟雕刻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不变,在梁海英看来,他所坚守的是龙舟雕刻承载着顺德人的精神信仰与感情依托。“在我有生之年能做多久,我就会做多久,也希望龙舟雕刻技艺不断提升,成为顺德人的骄傲。”突击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于龙舟雕刻技艺的独特理解和文化底蕴的深刻感悟。在梁海英师傅的身上,突击队深刻领悟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他们以此为激励,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非遗龙舟文化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繁花。

图为龙的传人高校突击队员与龙舟雕刻非遗传承人梁海英的合照

二、 龙舟文化夏令营:

在数字媒体的背景下,文化宣传容易开始却难以深入,前期的调查表明,龙舟雕刻的宣传片和图文记录并不少,但是大多停留在对龙舟雕刻的笼统介绍,通过这些文字与记录的视频,大众难以感受龙舟雕刻的人文魅力,前期调研,实践队伍真实接触龙舟雕刻传承者、观赏龙舟雕刻作品,感受到敢为人先、精益求精、拼搏向上的龙舟精神,也拥有了更多的底气与信心将龙舟雕刻文化宣传地更深更远。7.15-7.18,龙的高校突击队与顺德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合作,来到大良居委会,开设了为期三日的趣味龙舟雕刻课堂,让更多的小朋友感受到龙舟雕刻文化的魅力,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家乡顺德。

活动前期准备。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夏日,龙的传人突击队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带着对龙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走进大门社区居委会,队员们熟悉场地,准备活动物资,试讲课程,一丝不苟的态度令人动容。相信接下来的课程会让龙舟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夏令营第一天:妙笔丹青,绘梦龙舟(龙舟绘画小课堂)

龙舟雕刻的非遗传承人海英师傅在采访时便频频强调,“创新”才是让龙舟雕刻拥有生命的力量源泉,在孩子的笔下,龙舟又会有如何天马行空的模样呢?

这天下午两点,实践队伍走进龙舟雕刻趣味系列课程的第一堂,初次与夏令营的小朋友们见面。经过大家热情地介绍之后,实践队伍很快和小朋友们熟悉了起来。制定好课堂纪律后,小老师们开始正式上课。首先,小老师们讲述顺德龙舟的历史渊源、与龙舟相关民俗传统、龙舟的整体构造,其中在小老师提问水埋龙舟的原因时,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课堂氛围积极热烈。经过课间休息后,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准备好纸和彩笔,跟随老师的步骤一起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龙舟。

最后,小朋友们热情地上台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第一次课堂圆满结束。

 

图为王晓雲、黄玮琪同学的“绘梦龙舟”课堂剪影

夏令营第二天: 一刀一凿,雕琢岁月(龙舟雕刻技艺小课堂)

岁染雕刻,历史的沉淀让龙舟雕刻这门非遗技艺在时间的长河中闪烁人文的光芒,从选材到成品,中间经过设计、雕刻、图示等步骤,需要多个工匠严密地配合,精益求精、团结一心是龙舟雕刻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实践队伍开启的第二次课堂,主题是顺德龙舟的雕刻技艺。2016年龙舟雕刻技艺入选顺德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门民间手工艺术。龙头、龙尾雕刻是其中重要部分,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和涂饰等步骤。小老师们展示了很多不同特色的龙头,课程中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知识,心中也种下了传播龙舟文化的种子。课间休息后,实践队伍带小朋友们来到手工制作龙舟模型环节,孩子们分组合作拼装小龙舟,绘画和拼装的过程,不仅乐趣多多,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团结一心对龙舟雕刻的重要性。

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第二次课堂落下帷幕。

图为胡晓彤同学的“顺德龙舟雕刻技艺”课堂剪影

夏令营第三天: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龙舟主题运动会)

龙舟雕刻精神,一刀一刀刻在龙舟身上,也深深印刻在每个顺德人的心里,大门社区是一个拥有浓厚龙舟文化氛围的社区,龙舟与社区结合,又有全新的火花。

首先,小老师介绍了顺德龙舟比赛的古时文化习俗,以及彩龙巡游的路线和大门社区龙舟分布的情况等等,系统介绍顺德龙舟的一些特有文化,也从社区的Logo设计、社区营造理念入手,带小朋友们走进全新的大门社区。接着,实践队伍通过勇往直前、不倒森林、缺你不可三个团体游戏,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感受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龙舟雕刻精神。最后,实践队伍根据现场小朋友们的表现情况,给他们颁发了相应的积分奖励和奖品。至此,三天的顺德龙舟雕刻文化趣味课程圆满结束,孩子们除了收获快乐,还收获了感受龙舟非遗文化的力量。

图为郭庆喜同学的顺德龙舟雕刻精神课堂剪影

总结体会

在夏令营之外,龙的传人高校突击队还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突击队不仅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有关龙舟雕刻文化的动态和优质内容,用vlog、问答、宣传片等创新视频形式,还多次直播拍摄了“龙的传人”突击队的实践过程,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龙舟文化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团队的努力,“龙的传人”小红书账号取得了如下的成就:1.在各个平台上的用户关注数量增长了50%。2. 完成了十三篇优质内容的创作与发布。3.获赞突破150。活动内容结束后,突击队对小红书等账号进行进一步的打磨。除了基础的宣传片跟三天课程内容的记录,突击队还增添了很多龙舟雕刻文化雕刻艺术的具体介绍,以及对梁海英师傅采访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创造。将龙舟雕刻的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更加丰富的视频内容传播出去。

在这三天的“三下乡”实践教学生活中,“龙的传人”突击队队员们不仅为孩子们点亮了龙舟文化的明灯,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创新的种子。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龙舟文化的教学,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成长的见证。本实践团队也深切感受到了顺德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年轻一代的责任与使命。青年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用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非遗文化绽放光彩。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青春三下乡,筑梦正当时。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郭庆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庆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1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