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卯丽娟)“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传承非遗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手牵起来,心连起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2024年7月27日至8月2日。一场关于非遗文化的实践探寻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贵州贵阳民族博物馆等地点精彩展开,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黔州非遗文化观察团在李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九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染色技巧,绣出奇迹首先,本团队来到了湾子寨村,拜访了黄老师。黄老师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蜡染和刺绣大师,她从小便开始接触这门技艺,至今已学习将近六十年。黄老师详细地给本团队讲述了蜡染的制作过程,从绘制图案到蜡染工艺的每一个步骤,都让本团队深深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本团队有幸来到杨辛飞老人家里,她从小便开始学习蜡染和刺绣,如今已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老人的指导下,本团队简单地学习了蜡染和刺绣,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老人曾跟随本团队参加比赛并获得三等奖,她的精湛技艺让本团队赞叹不已。
传统乐器,民族之魂接着,本团队来到老人家里问候李爷爷。李爷爷是一位精通唢呐和芦笙两种乐器的民间艺人。李爷爷向本团队介绍,唢呐和芦笙在他们民族彝族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唢呐是在老人过世后才使用,吹奏出来的声音带有悲伤的感觉,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而且民间唢呐在不同的情况下吹奏的时间也不一样,不能随意吹奏,这是他们民族特有的一种风俗。李爷爷为本团队分别演奏了一小段唢呐和芦笙,那独特的声音仿佛带着本团队穿越时光,感受着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李爷爷还说,他们通过芦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笙管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得芦笙的音乐别具一格。
在发仲村,本团队见到了会拉二胡的李爷爷。李爷爷讲述自己从小就对二胡有着浓厚的爱好,他向师傅们学习谱子,不断钻研。李爷爷说,拉二胡既要靠天赋,也要有浓厚的爱好,练手法更是关键,学谱子要用心,哆啦咪发嗦啦等音调都要熟练掌握。李爷爷从十多岁就开始学习二胡,曾经为了拉二胡走远路,他和兄弟一起拉,后来也教他的儿子拉二胡,一家人共同传承着非遗文化。
穿越时光的民族文化殿堂最后,本团队来到贵阳民族博物馆。在这里,本团队租了一个线上讲解员,从一楼到六楼,本团队逐一参观并深入了解了各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和历史。那些精美的服饰、独特的工艺,无不展现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次参观,本团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文化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
此次贵州毕节纳雍县猪场乡、贵阳民族博物馆及发仲村之行,本团队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蜡染、刺绣、唢呐、芦笙和二胡等非遗文化,感受到了它们所蕴含的无穷魅力。在与杨阿婆、李爷爷等民间艺人们的交流中,本团队也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本团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源远流长,代代传承。让本团队一起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永远绽放光彩。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卯丽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卯丽娟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