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通讯员 李沁雨)2024年7月27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的青年学子们自发的组成一个黔州非遗文化观察团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去探索这片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内涵的乡土。
在这座神秘的乡村,这群青年学子们在踏寻苗族蜡染的的乡间小路上偶然遇见一位蜡染传承人杨辛飞师傅正在家里做着蜡染,便来了兴致想要一探究竟,简单的介绍来意后,杨辛飞老师热情的邀请这群稚嫩的学子们进屋里沉浸式体验蜡染技艺。
滚烫的蜡刀轻点,雪白的布生出朵朵蜡黄的花,天然植物染料浸染,靛蓝的转化,再通过沸水洗练,蜡褪留白,最后放在日光下晾晒,静待其晕染出蓝的层次,纹的变幻。
在与杨辛飞老师融洽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傅从小便学习苗族蜡染和刺绣,如今已有几十年丰富的经验,也曾跟随队伍参加比赛获得过三等奖。在老师的悉心的指导下,黔州非遗文化观察团的成员们经过三个小时的学习和雕琢,终于完成苗族蜡染图案的制作的基本步骤:磨布、熬蜡、画蜡、染色,褪蜡,漂洗、晾干。
随后,杨老师又带青年学子们去学习刺绣,并完成蜡染的最后一步缝制,一针一线皆是细活。期间,杨老师拿出自己平时制作的苗族蜡染成品和服饰给大家欣赏,以自然为主的花纹,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了夸张,浓浓的乡土气息,无不赞叹匠心独运,技艺无双,一针一线尽显精湛手艺,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在杨老师的许可下,青年学子们纷纷试穿这套跨越时空之美的苗族服饰,每一次触碰都是与千年历史的对话,承载着岁月的故事,彰显文化底蕴,尽显东方神韵。在结束与杨老师短暂的苗族蜡染学习后,青年学子们送上自己准备的小礼品以表贸然打扰的歉意和感谢之情,而杨老师也热情大方的赠送了成员们许多苗族蜡染成品作为纪念。
之后团队又去参观了村里规模比较大的刺绣制品生产地,这里的苗族刺绣是机械化的生产,是创新融合,是古典与现代交织,焕发非遗活力。青年学者们此行不仅是学习到苗族蜡染和刺绣,而且陶醉于这些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感受到了历史与智慧的深沉,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由于时间仓促,青年学者们便没有多做停留,立即前往猪场乡下一个非遗文化体验项目——唢呐和芦笙。
青年学子们拜访了吹唢呐和芦笙技艺比较精湛的李爷爷父子,在他们的一番热情款待下,李爷爷的儿子急忙拿出唢呐向青年们解释唢呐对于他们的特殊意义。民间唢呐声音哀怨悲伤,在不同情况下吹奏时间也不一样,不能随意吹奏,多使用于老人去世,以表哀悼之情。
随后,他又拿出芦笙介绍了它的构造和音色,笙管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弹簧,插入一长形竹葫芦内每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这种构造使其音色别具一格,能充分表达苗族人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奋进向上的支柱。介绍完后,李爷爷的儿子便向青年们分别展示了两种乐器的曲子。唢呐声音宛如山涧流水,清澈动人,那复古且悠扬的音色仿佛从古老的村落来,激荡在每个人心间,传递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而芦笙的音色非常悦耳动听,既可以发出高亢激越的高音,也可以奏出低沉雄浑的低音,还可以表现出温暖柔和的中音,似乎不同音色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和氛围。在闲谈中,李爷爷的儿子随口一句的“哪里给包烟,我们就去哪里帮忙演奏”令青年们深深感受到这座古老村落里的苗族人的淳朴善良与热情好客。
简单辞别李爷爷父子的盛情款待,青年们便匆忙赶往下一个地点发仲村去探索非遗乐器二胡。
到达英雄故里发仲村,见到拉二胡的李爷爷,得知青年们的来意后,他深表歉意,由于二胡没在家不能展示,但又不想青年们白走一趟,便简单分享了自己拉二胡的经历和一些技巧,虽然没能有幸听李爷爷演奏二胡,但从与他短暂的交流中感受到这位老人对二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7月28日黔州非遗文化观察团前往贵州民族博物馆参观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里拥有各个民族的文字,各具特色的头饰、服饰和饰品,婚嫁习俗、山歌,乐器、节日习俗,古老的生产工具等,无不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冲击着青年的灵魂,感慨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万种风情,历久弥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投资,文化繁荣的促进。黔州非遗文化观察团此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多方体验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宣传意识,增强各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大团结,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沁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光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