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陈嘉巍)非遗文化是民族记忆的鲜活载体,保存着民族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及地区红色文化,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史韵非遗,赓续星火”中华文化传承队在暑假期间前往陕西富平,通过实地游览、面对面采访等方式了解了当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7月21日,队员们来到石刻艺人王同阳家中,对王师傅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图为团队成员与石刻艺人王同阳面对面交谈。通讯员 宁美瑞 摄
在交谈中王师傅提到,富平石刻艺术不是在某一节点突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古代工匠与当地民众的交流互动中产生并得到传承。
图为王同阳讲述富平石刻艺术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 通讯员 宁美瑞 摄
此外,王师傅还着重讲述了石刻艺术的发展现状,在他看来,石刻艺术在自动化工艺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技术迭代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传统艺人们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代接轨,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唯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历史变迁之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图为团队成员与石刻艺人王同阳合影。通讯员 宁美瑞 摄
城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和物质载体,为体验和了解富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魅力,7月22日上午,队员们前往富平老城进行参观游览。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富平老城民居。通讯员 宁美瑞 摄
老城位于富平县城西北部,是富平过去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在老城街道两侧,分布着典型关中样式的传统民居,其中一部分建筑始建于明清时期,已被划为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同时,队员们注意到,当地利用电子化手段对遗迹信息进行了登记,游客们可以通过扫描牌匾上的二维码对其进行进一步了解。
随后,队员们前往富平老城记忆馆参观学习,藉由文物遗存、历史故事等展出内容体会到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富平老城记忆馆。通讯员 宁美瑞 摄
目前,富平老城的文旅产业仍处于开发阶段,未来将会进一步对外开放,依托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座古老的城镇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城记忆馆前合影。通讯员 宁美瑞 摄
下午,队员们来到频阳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富平县频阳博物馆是一座非国有性质的、以石刻和瓷器为主要展出文物的博物馆,有长期陈列展示藏品1100件,周期循环展示藏品5000件左右。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对富平石刻文化及中国瓷器工艺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馆长岳宗平为团队成员介绍馆内藏品。通讯员 宁美瑞 摄。
随后,队员们就频阳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富平石刻文化的关系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等问题与馆长岳宗平进行了讨论。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岳宗平。通讯员 宁美瑞 摄
在讨论过程中,岳宗平提到,频阳博物馆经两代人的积累而得以创建,并且与当地石刻艺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在展示富平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频阳博物馆也面临着资金主要依靠自筹、缺乏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等问题。民间文物爱好者的兴趣与热情需要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进一步融合,才能形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更大合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岳宗平合影。通讯员 宁美瑞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嘉巍 宁美瑞 曾冰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姬祉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