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江文欣)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陈出新,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实践分队前往严家桥锡剧纪念馆,羊尖实验小学,锡剧博物馆等地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无锡当地的锡剧“非遗”文化,聆听历史回音,以“传承”定“调”,让锡剧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
疏源浚流严家桥,探锡剧发源地
锡剧是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初名“滩簧”,发源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的严家桥一带,由山歌小调(时人称“东乡小曲”或“东乡小调”)发展而来。团队成员认真欣赏了严家桥的锡剧纪念馆里陈列的锡剧服装,发具,以及介绍锡剧起源发展的文字图画泥塑等,在欣赏中不断深化了对锡剧的认识,当遇到参观锡剧纪念馆的游客有些疑问时,团队成员踊跃为游客进行了锡剧文化的讲解说和介绍。群众对团队成员的精彩讲解给予了肯定,表示团队成员生动有趣的讲解进一步地激发了群众对锡剧文化的好奇与传承之心。
图|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小分队成员正在担任讲解员 通讯员江文欣 供图
图|团队成员踊跃为游客进行了锡剧文化的解说和介绍 通讯员江文欣 供图
锡剧进校园 探羊尖小学
据团队成员调查了解: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在锡剧进校园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和探索。在羊尖实验小学,锡剧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已经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锡韵流芳”实践分队成员欣赏了学校里专门的锡剧长廊,长廊介绍了锡剧的起源和文武戏的区别,成员们也在智能屏上体验了锡剧上妆效果。孩子们不仅学习演唱锡剧,还将锡剧元素融入到环保袋绘制、书签制作、木刻等多元活动中。此外,每天的早操都是“锡剧式”的,孩子们在课间伸展运动中融入了锡剧的动作。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锡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还增强了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实践分队成员也对锡剧进羊尖小学的卓越成效大为惊叹,通过这样的实践,羊尖实验小学在锡剧进校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小分队在严家桥小学门口合影 通讯员江文欣 供图
身临其境赏锡剧,采访锡剧表演者
团队成员们怀着对无锡锡剧文化的敬畏与探索之心来到锡剧博物馆。深入了解锡剧的发展历程,观赏精美着锡剧服饰及锡剧乐器。在博物馆的剧场内,团队成员欣赏了锡剧的经典剧目《珍珠塔》和《秋香送茶》。通过现场的表演,团队成员感受到了锡剧独特的表演艺术和音乐魅力。在锡剧表演后,团队成员有幸上台与锡剧表演者近距离体验与感受锡剧的魅力,从面部表情管理、规范的手势动作到洪亮的唱腔。团队成员都踊跃参与。
图|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小分队成员上台学习锡剧 通讯员张栋 供图
深入体验锡剧结束后,团队成员来到后台,对锡剧表演人员进行了访谈,表演人员对访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向成员们聊到她与锡剧的结缘,分享了他们在表演中如何运用身段、唱腔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展示了锡剧表演的复杂性和艺术性。也对如今锡剧传播不够广泛、有点小众感到惋惜,她还表示弘扬传承锡剧文化需要更多年轻血液的加入,通过新时代新力量将锡剧文化发展与振兴。
图|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小分队成员访谈锡剧表演人员 通讯员张栋 供图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锡剧的魅力,还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与表演者的交流,团队成员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激发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为锡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以青春力量,多种形式扩大锡剧传播
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团队成员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调研及线下社区问卷调研工作,团队成员以诚恳热情的态度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的交流,收集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无锡锡剧文化的了解程度及真实感受,居民们还主动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锡剧曲目及经典桥段,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的积极反应和真挚反馈,再次证明了锡剧文化在民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意义。
图∣团队成员采访青年人锡剧了解 通讯员江文欣 供图
图∣团队成员采访中年人锡剧了解 通讯员江文欣 供图
团队成员自制了锡剧文化的宣传册,通过向大众发放宣传册详细介绍了锡剧的起源、锡剧的曲调、锡剧的念白、以及锡剧的代表作品。让大众通过纸面上的内容对锡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锡剧产生兴趣,提高锡剧的传播力度。团队成员分别前往上海嘉定、江西景德镇、江苏扬州、河北廊坊等地社区街道进行发放与讲解,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居民纷纷表示通过成员们的讲解有很大的兴趣了解锡剧这一地方传统文化,感受这一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无锡学院“锡韵流芳”小分队成员自制的锡剧文化宣传册 通讯员李嘉语 供图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不断加深了对锡剧的了解,发掘并展现非遗隐而不彰的“本领”,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以敬畏心开发利用非遗,既要从大处着眼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又要从细处着力做足“绣花”功夫,充分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非遗真正成为民众日用而不觉的生活,成为面向未来的“源头活水”。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江文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文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