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严雪)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高农村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2024年7月14日,西北民族大学“向阳花”青少年心理关爱实践团在平凉市静宁县第四中学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趣味普法课堂活动。

图为普法宣传使用的宪法册。 (通讯员 王心悦 摄)

在“以‘法’之名,远离欺凌”为主题的法治宣讲中,实践团成员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规定,以案说法、以理释法,深入浅出地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并围绕校园欺凌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掌握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同学们讲解刑事责任年龄并为其强调法律底线。(通讯员 王心悦 摄)

在“‘未’你而来,法护成长”为主题的模拟法庭活动中,团队成员组织学生通过扮演检察官、辩护律师、书记员、原告、被告等角色,让学生参与、体验了未成年人庭审过程,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激励同学们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阳光青少年。

模拟法庭结束后,扮演检察官的同学激动地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懂得利用法律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也知道了什么是审判,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身份也有了新的认知,明白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


 图为实践团成员组织同学们开展模拟审判活动。(通讯员 王心悦 摄)

团队成员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同学们开展了青少年法律素养问卷调查,活动中间还向同学们发放了“预防校园欺凌”和“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手册,通过集体朗读、小组讨论、有奖竞答、案例分析等方式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手册中的自我保护知识,帮助同学们提高了科学的保护自我的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同学就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向该同学发放礼品。(通讯员 王心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就模拟审判活动进行交流分享。(通讯员 王心悦 摄)

图为法治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同该校师生进行的大合照。(通讯员 王心悦 摄)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向阳花”团队通过趣味普法课堂,在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他们成长之路上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成为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严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6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