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寒假“三下乡”实践队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阙里宾舍孔府菜馆实践学习,旨在了解非遗经典孔府菜的发展现状,体验文化名城曲阜的特色非遗,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图为彭文瑜大师与实践队员交流。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本次我们采访的对象是孔府菜的传承人彭文瑜大师和他的徒弟鲍玉东大师。彭文瑜大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他作为孔府菜的家族传承人是如何将孔府菜这项非遗文化创城下去的,鲍玉东大则就孔府菜的色彩味道以及独特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在经过一上午的采访中,其中对打动我的是彭文瑜大师自己对于孔府菜这项非遗文化传承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在向彭文瑜大师请教问题。通讯员 龚炫玮 供图
彭文瑜大师讲到,自己是是因为家里的原因走上了孔府菜的制作这条道路,彭大师讲到,他的祖父是最初是在衍圣公府做大厨,后来因为衍圣公府的私厨实行轮班制(简单来说,就是将厨师队伍分为三小支,每一小支负责公府十日的菜品制作,剩下的时间则自行安排),由于这样的工作安排只能得到十日的工资,使得彭大师的祖父为了养家的重任不得不再想其他的办法;于是一身好厨艺傍身的祖父就在长街上开了一个制作孔府菜的菜馆——长盛园。长盛园的菜品延续了孔府菜的特色,菜品极为讲究,得到了许多认可,但由于后来的年代及一些战乱问题,长盛园不再存在,而又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入侵,部分国人迷恋上了吃西餐,孔府菜这项历史悠久的经典非遗文化变得逐渐没落。
在一直深知着这一切的彭文瑜大师,自青年起,便立誓要将孔府菜发扬下去。在我们问道彭老先生在为孔府菜的传承弘扬是如何奔走时,彭大师的眼眶明显红润了,就是这一丝的哽咽和动容让我们无需多言也能感受到这些年彭大师对于孔府菜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扬付出了多少辛酸。
彭大师讲到,每每他得知哪些新的酒馆饭庄有开业的,他都会自费去到那里,在别人的开业仪式上宣扬孔府菜,并且几级的参与一些饮食文化展,自费购买食材并且做一些精致的孔府菜放到展览会上,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还有孔府菜这一菜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非遗文化。他讲到,那时没有什么人支持他,他也还没有获得非遗的项目传承人称号,所以许多事情做起来困难重重,就连年轻时各地奔走都经费紧张,说到这里他也讲到,为此他觉得十分愧对他的孩子和妻子,但他认为非遗的传承是件大事,一切都是值得的。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高明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明莹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