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为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彝”路生花暑期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南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进行调研。
打造特色产业,积极进行合作
7月26日,“彝”路生花实践队来到南华七彩彝族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女士带领团队参观。陈女士首先向团队介绍了工厂基本情况。2014年,从深圳务工返乡的丁兰英注册成立了公司,从小跟母亲学刺绣的她立志用彝绣这门工艺带领民众脱贫致富。起步阶段并非一帆风顺,当地掌握这项技艺的人不在少数,但大部分人不相信刺绣能赚钱,因此工坊最初只有12位绣娘。之后,负责人到各个村镇,挨家挨户动员民众参加培训班,一天补贴五十元,以这种方式扩大工厂规模。如今,工坊已有2000余名绣工,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彝绣企业。
之后,陈女士介绍了南华彝绣的部分发展成果,包括与东南大学的长期合作。就在去年,东南大学、南华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了“聚力定点帮扶 共兴彝绣文化”南华彝绣展,旨在展示定点帮扶经验与成果,宣传特色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观中,队员们注意到“福来云往”系列的产品并非采用常见的花鸟图案,而是将白云、海浪绣在服饰上。陈女士解释说,该系列与福建一家公司合作开发,将彝族刺绣针法与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如在刺绣中融入对妈祖的崇拜。产品物美价廉,在省外大受欢迎。“手工”与“非遗”两个因素,再结合特定地域文化,对现代人无疑很有吸引力。目前,工坊每年有来自福建的大笔订单。
成立伊始,工坊是云南省仅有的的两家残疾人实训基地之一。现有绣娘中,一部分是残疾妇女,受限于自身条件,几乎没有工作机会,工坊为她们提供了平台,凭手艺获得收入和外界认可。残疾人在工厂工作,工厂负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除工资外,每月有135元的补贴,针对外地的残疾人给予350元的租房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为了建设好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2023年5月,楚雄残联、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出资60万元,对工坊进行装修改造,为残疾妇女提供了更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工坊内设有儿童活动室,为带孩子的绣娘提供了供儿童学习和玩乐的空间,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能安心工作。
离开工厂后,实践队参观了附近的车间和至善彝绣馆,了解了彝绣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完整协调的产业链是彝绣产业做大做强的必备条件。
创新传统工艺,助力散户发展
7月27日,实践队走访了南华县部分彝绣散户。队员发现彝绣散户多集中分布于南华七彩彝绣工艺品刺绣加工厂附近,通常为家庭式作坊,绣品单一,所用图案、针法传统简单,缺乏创新性。销售方面,以零售为主,少有大规模订单。七彩彝绣公司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很大程度上辐射了周边地区,对彝绣散户起到带动作用。但由于散户规模小,宣传不够,缺少稳定的客户群体;创新不足,产品种类少,竞争力薄弱。总结出这几个问题后,队员们认为散户可借助网络平台,宣传、出售自家产品;彝绣多见于少数民族服饰,受众群体局限,且定制成本高,价格昂贵,很多人只欣赏却不会选择购买,因此除传统绣品,可适当创新产品种类,让彝绣既能“摆在桌上、挂在墙上”,也能“穿在身上、用在日常”。此外,年轻人可能对成品本身没有太大兴趣,却对刺绣的过程好奇,可以设计材料包在网上售卖,含有针线等刺绣工具,让消费者亲自体验刺绣过程,同时宣传彝绣;寻求与彝绣企业的合作,比如共同加工、销售,通过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实践队通过走访了解到南华县彝绣散户的发展状况。随着彝绣入选国家级非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南华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彝绣散户,一家家散户是整个地区彝绣产业发展的缩影,随之暴露的问题包括技艺不精、产品缺少设计、影响力不足等。南华县乃至楚雄州的彝绣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潜在市场
7月28日,“彝”路生花实践队在南华县城内分头对民众随机进行访谈并发放问卷,调查对象约150人。问卷设置6个问题,涉及被调查人的籍贯、年龄、对彝绣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了解意愿等。采访中成员发现很多本地人对彝绣有所了解,从小就见到当地少数民族穿戴彝绣服饰,部分人家中有长辈掌握这项技艺。在采访对象中,年龄较大的人视彝绣为衣服上绣的花,“我们这彝族都穿”,自己也能绣一些,对于其作为非遗的文化、经济价值却知之甚少。相反,多数年轻人不会刺绣,但对南华彝绣产业近几年的发展比较了解。提问中,队员还发现,他们对彝绣的了解几乎来自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的宣传介绍。通过汇总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队员们发现南华当地大多数人从小就接触过彝绣,在这里发展彝绣产业进而促进彝绣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前景光明。针对普通民众,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如各种短视频平台,把南华彝绣“推出去”。此外,不定时举办培训班、开展彝绣展,吸引感兴趣的人;开展彝绣“下乡”“进校”活动,在乡镇、学校进行宣传,根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把彝绣更好地传承下去。
通过实地调研,“彝”路生花实践队了解了彝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当代价值,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对于南华县彝绣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团队经过思考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注意到彝绣工坊中有一些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扎根南华,为保护非遗文化、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不懈努力。作为西大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成员们深感重任在肩,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保护非遗文化,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促进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年智慧、青年力量。目前,国家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成员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与发展并举,继承和创新同行,一定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西北大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晓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