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潜江8月22日讯(通讯员齐蓝儿 刘雪莹)为了响应《“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号召,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了解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全面小康实现基础上的乡村振兴现状,6月15日,湖北大学“青春助力 筑梦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罗超老师指导下,以“湖北省潜江市‘短视频+’文旅融创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潜江市老新镇村、莫岭村展开五天实地调查。在此期间调研团运用走访学习、实地了解、亲身体验的方式,掌握了当地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各个方面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运用短视频的形式,探索新媒体在非遗和乡村振兴中的实际作用,探寻利用新的切实途径。

  深入龙虾基地,助力乡村经济

6月15日至17日,调研团队前往潜江市莫岭村,了解到莫岭村村民每家都会进行龙虾养殖,并在统一时间内运送至中国虾谷,由企业收购后运往世界各地售卖。6月16日,调研团队前往中国虾谷实地考察,发现许多女性村民在虾谷从事分拣和加工工作。中国虾谷的建立是企业助农的良好典范,不仅为虾农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诞生了大量工作岗位,大大推动潜江经济发展。此外,当地村民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积极打造个性化旅游品牌,利用抖音等平台,大力推广当地农家乐以增加收入。调研团队入住的马拉松民宿正是当地村民所建。村民们表示,自从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之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图为调研团队参观中国虾谷工作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雪莹 供图 

体验戏剧魅力,学习宣传技术

调研团队走进湖北省潜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曹禺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今日回望过去,我们与曹禺先生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在馆中队员们一同观看了曹禺主题的投影戏剧,它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人物,实景微观缩小展示了曹禺与戏剧结缘的过程。通过在定点放置不同的戏剧片段,队员与戏剧内容形成互动,切实感受到曹禺戏剧的魅力。曹禺纪念馆运用戏剧单元、立体海报等形式展示了曹禺的手稿、实物3000余件,运用实物结合新媒体传播宣传,表现曹禺对戏剧的热爱。

             

                     图为调研团队体验馆内多形式戏剧内容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齐蓝儿 供图

走进非遗竹编,推动非遗传承

调研团队通过采访湖北省潜江市竹编非遗传承人陈正和爷爷,了解到非遗竹编传承的现状,并跟随陈爷爷学习编织基础的竹编手工制品。在同爷爷学习交流中了解到有不少展销会邀请非遗传承人参展,采取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充分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促进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陈正和爷爷的儿子也投身于传承非遗竹编,通过和陈叔叔的对话,调研团队了解到如今非遗传承可以申请国家非遗工作室帮扶,也有提供深入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国内外前沿观念的机会,大大推动了非遗的创新发展和变革。队员们看到陈叔叔自己做的竹屋,对竹编如何创新融合的想法,在介绍的时候,他对竹屋的每一件事物都很用心,这也是新老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夙愿和坚持。此外,调研团队发现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兴力量,陈叔叔开设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分享竹编日常,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竹编。

           

                图为团队成员向非遗传承人学习非遗竹编制作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齐蓝儿 供图

创建抖音账号,推广潜江文旅

7月17日,调研团队创立团队抖音账号——青春“潜”行(抖音号:57797059097),以“汲汲知新语,卷卷思非遗”为主题宣传口号,制作潜江文旅系列视频。通过了解学习知名博主剪辑方式与文案风格,着手整理素材,撰写脚本,剪辑配音,制作视频。视频最终浏览量累计破2000,点赞评论过100,更新了不少网友对潜江的认识,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潜江的非遗竹编、曹禺纪念馆和龙虾产业。用新时代青年视角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湖北大学  作者:齐蓝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齐蓝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