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张博 宁乐怡)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独特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意识。为帮助乡村儿童认识世界、涵养德行、创造智慧,同时考虑到传统课程的局限性,近日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双泉社区开展了国学文化系列课程。
亭阁轻拨丝竹,奏响文化重音。
在国学系列——“琴”课堂中,课程开始支教成员郭辰悦便展示了箫、编钟等古代中国乐器,引发学生们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好奇。随后她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了古筝作品《行者》、杨琴作品《梦中的婚礼》、古琴作品《良宵引》,并询问学生们对于三种乐器演奏乐曲的感受。“我喜欢古琴,因为他能让我静下心来。”王有燃回答道。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古琴的独特之处,支教成员从古琴和古筝外观构造和调音方式的不同出发,解释了琴弦、徽位等术语的含义,并补充居中位的白点象征着古代君王的高贵地位和中央集权制度,帮助学生们从历史视角理解古琴的设计理念。意识到学生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音乐课,于是支教成员通过比较中西方的音调设置,向学生科普了西方简谱和中国古代“五声调式”等乐理知识。郭辰悦在课堂最后展示了古代乐器和古典诗词、现代流行音乐等元素的融合作品,同时强调了中国音乐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现状。有的学生安静聆听、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也有学生小声哼唱,表现出对琴文化创新变化的自豪。
图为小朋友欣赏古乐器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洪雅婕 摄
道场对弈黑白,探求文化智慧。
在国学系列——“棋”课堂中,支教成员张博先为学生们介绍了棋的种类和棋类运动的益处,接着讲述各种棋类的行棋规则、棋子种类和棋盘结构,通过抢答比拼环节,帮助学生形成对棋的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老师,我赢了!”支教成员先和一名学生在台上下棋进行示范,而后学生们随机两两分组,自由竞技。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上出现了少有的严肃和认真的神情,一次次抬手背后都蕴藏着复杂的思考过程。为了进一步挖掘棋文化的内涵,支教成员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推测“楚河汉界”的由来,同时以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为例展示其差异,促进学生形成比较分析的思维,发挥其能动性。除此支教成员将生动的棋手柯洁的故事置于课堂中,既展示了棋盘规则下的古人所提倡的处世智慧,也鼓励学生学习为国征战的职业棋手的奋斗精神。支教成员和学生代表坐在电脑前进行线上五子棋对弈,其他学生驻足围观迟迟不愿离去,这是托管结束半小时后的教室场景,可见棋文化正在沁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图为学生们在专心下棋 宁乐怡 摄
案台提腕点墨,锻造文化筋骨。
书法是汉字独特的书写艺术,往往能展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在国学系列——“书”课堂中,支教团成员宁乐怡给学生们科普了书法常识,聚焦书法的重要基础——汉字,设计趣味活动,并结合文学和师范专业所学为孩子们开拓视野。在猜字谜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开动头脑,思考象形字与日常生活事物的关联,这让他们不仅产生了对象形字的浓厚兴趣,还感受到造字、写字的魅力。即使活动结束,有的学生仍意犹未尽道:“老师,还有没有其他象形字让我们猜!”在随后的接力绘图说故事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接力描摹甲骨文,并充分发挥想象,在甲骨文形象外表的基础上构思完整的故事,并上台讲述进行故事比拼。在描绘甲骨文的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会到象形造字的奥秘;而在看图说话的故事比拼中,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最后,支教团成员通过讲解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向学生们诠释了“字如其人”的道理,并提醒他们在以后进行书写时应养成好习惯、保持认真严谨态度,写端正字、做正直人。
图为支教成员讲解汉字的演变 张博 摄
山水展绢染毫,审视文化形意。
在国学系列——“画”课堂中,支教成员洪雅婕首先讲解了国画的起源和发展,采用主被动结合的授课方式,她先提问国画的来源并设置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通过呈现吴道子、唐寅等代表人物将国画的发展故事娓娓道来。在讲解国画的绘画准备时,支教成员着重介绍了颜料的选择和画笔画纸的鉴别,生动的色彩对比和情绪反应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对颜色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开始一项工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已有准备如何起笔呢?洪雅婕运用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典例,生动的诠释了工笔和写意的异同,学生们为竹子的三种形态变化感到奇妙。课堂的最后,学生们在支教成员的引导下从现代视角欣赏了《捣练图卷》、《果亲王允礼像》等著名画作,对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名人风骨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图为支教成员展示国画颜料的制作过程 郭辰悦 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信则国自信。此次国学系列课的顺利开展,不仅赋予古朴的国学文化以鲜活的生命力,也促进乡村儿童理解国学文化、热爱国学文化、传承国学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九年来,小书童支教团一直致力于乡村儿童教育事业,希望能够让国学文化走到每一个乡村儿童心里去,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带着这份文化走出去、走下去。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