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青年大学生“益小益老”项目团队走进长沙市尖山湖社区,以“空间走访+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关于“一老一小”服务现状的沉浸式调研。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到幼儿园,再到居家养老服务站,团队以脚步丈量社区治理的实践脉络,以专业视角捕捉民生需求与创新机遇。

▲图为尖山湖社区彭书记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合影

“益小益老”项目团队是一支典型的新文科交叉融合型团队。这种跨学科背景使得团队能够从教育、技术、管理等多维度系统性破解“幼师下岗”与“照护缺失”并存的社区难题。在指导老师、学院党委书记朱承学(深耕教育政策与创新创业领域15年)和技术导师黄浩(清华大学博士)的引领下,团队成功将学术理论转化为社区服务的可行方案,形成了“理论创新+技术实践+商业运营”的闭环能力。

在尖山湖社区,团队首先与彭书记深入交流,深刻理解了社区打造“完整、平安、美丽、智慧”四型社区的顶层设计与“全龄友好”的落地决心,为项目与社区治理目标的结合找到了精准切入点,让团队感受到基层治理的前瞻性与务实性。

▲图为长沙市岳麓区尖山湖社区彭书记向学生介绍社区理念

在幼儿园,园长提供的一组数据令团队深思:上学期在园幼儿268人、幼师39人,本学期降至243人、幼师35人,其中小班仅8名幼儿配置2名教师。“生育率下降已直接冲击幼儿园运营,未来可能面临师资闲置问题。”园长坦言。这一现状让团队更坚定了项目方向——通过“全龄服务师”培训体系,将幼师的爱心与专业能力迁移至养老服务领域,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填补社区养老的情感照护空白。

▲图为湖一师学子与幼儿园园长深度交流

团队随后来到尖山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中医养生、支部活动室、文化中心四大功能区硬件齐全,但活动中缺乏专业化、情感化的课程设计。若幼师经过系统培训,能够将组织幼儿活动的经验,如音乐律动、手工创作、故事会等,转化为适合老年人的‘银发艺术启蒙’或认知促进活动,能极大提升养老服务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一发现让团队对“幼教技能迁移”模式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此次深度调研,“益小益老”团队不仅验证了项目的可行性与社会价值,更增强了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使命感。目前,“益小益老”项目已与长沙多个社区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通过“闲置场地改造+幼师转型培训+数字化平台”三重路径,打造可复制的社区服务样板。

从社区蓝图到幼儿园困境,再从养老站点到团队反思,这次调研让“益小益老”团队更加坚信:以专业之力回应民生之需,正是青年学子参与基层治理的最美答卷。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潘唯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唯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