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份小礼物的发放完毕,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实践团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在欢声笑语与依依惜别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在宿州市西杨寨小学开展,以"星光引路,童梦同行"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与暖心陪伴,为乡镇留守儿童打造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暑期时光。

图为活动结束时合照

七天活动中,志愿者们以高度的热情和专业精神,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融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从首日的传统游戏破冰,如"丢沙包""你画我猜""逛三园",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到后续开展的剪纸、油纸伞彩绘、漆扇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课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创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漆扇制作课

图为风筝制作成果展示

活动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另一大亮点。志愿者通过组织"情绪魔法盒"创作、"心灵趣游"团体游戏、心理知识竞答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情绪认知与表达,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孩子们从最初的腼腆拘谨,到逐渐敞开心扉、积极互动,展现出令人欣慰的成长变化。

此外,科学启蒙与生活技能培训也备受孩子们欢迎。志愿者通过生物小课堂、弹力车组装、伤口处理模拟教学等环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诗词大会、阅读分享会和歌曲学习则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涵,让孩子们在琅琅书声、思想交流和动人旋律中陶冶情操、拓展视野。

图为孩子们在进行弹力车比赛

最后一天的活动中,孩子们深情朗诵《十五夜望月》《学奕》等古典诗文,在优美的韵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随后开展的阅读分享与礼物分发,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手捧各自获得的精美礼物,爱不释手,脸上洋溢着纯真而灿烂的笑容。

"这些天来,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欢笑与成长,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温暖。"志愿者胡伟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参与此类志愿服务,用知识和陪伴为更多孩子点亮梦想。”

图为志愿者胡伟上课场景

夕阳西下,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志愿者道别,相约下次再见。这段充满温暖与欢笑的暑期之旅,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社会实践与情感交流中构建起一座连接心灵的教育桥梁,展现出志愿服务在乡镇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撰稿:彭玉如 图片:宋洁 胡伟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玉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玉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1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