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本领,山东英才学院工学院“科学防汛”实践团志愿者愿者奔赴黄河沿岸,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黄河生态保护、河务管理等内容,让志愿者们在实地走访与实操体验中,开启一场兼具知识探索与实践价值的乡村实践之旅。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走进实践地的室内学习空间。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众人围坐长桌,目光聚焦于大屏之上。随着影像资料的播放,黄河沿岸的生态景观如画卷般展开:葱郁的防护林、规整的水利设施、辽阔的河道滩区,一一呈现。志愿者们认真观看,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区域水利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生态保护的基本概况,从黄河水沙特性,到堤坝修筑、生态修复等工作,全方位了解黄河治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为后续户外实践筑牢认知基础。

结束室内学习,志愿者们来到户外展示墙区域。这面展示墙,像是一部记录黄河生态保护历程的 “立体史书”。工作人员站在一旁,结合墙上展示的照片,为志愿者们讲述当地黄河生态保护故事。照片里,有黄河滩区曾经的模样,也有一次次护河行动中,志愿者、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场景。从黄河滩区生态的逐年变迁,到特色实践工作如何落地推进,志愿者们在讲解中,逐步明晰地方在守护黄河生态中付出的努力,以及生态保护对沿岸乡村发展的深远意义。

黄河堤坝,是此次实践的重要 “课堂”。在堤坝实践现场,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们来到标有历史水位信息的标识旁。不同年份、不同水位数据,背后是黄河水情的一次次变化。工作人员结合这些数据,向志愿者介绍黄河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水情监测如何做到及时精准,堤坝防护怎样根据水情调整策略,抢险救灾又有哪些实操要点。志愿者们或认真聆听,或俯身观察标识细节,将理论知识与实地场景深度融合,真切体会到黄河河务工作与沿岸百姓安危、生态稳定的紧密关联。

为让志愿者们更深入参与实践,部分同学身着救生衣,来到 “槐荫黄河河务局北店子管理段”。在管理段标识前,志愿者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协助工作人员整理防汛物资、参与简易巡查流程,以实际行动融入黄河保护与治理工作场景。从学习使用防汛设备,到模拟开展河势观测,每一项实操,都让志愿者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真实本领,在河务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也切身体会到基层河务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山东英才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室内学习、户外讲解、实地操作等环节,全方位深入接触黄河生态保护与河务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刻理解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他们在黄河沿岸的探索与实践,是青春力量融入基层生态保护工作的生动注脚。未来,这些经历也将成为种子,激励志愿者们持续关注、参与黄河生态保护及乡村实践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 “三下乡” 服务基层、增长才干的初衷,让青春在守护母亲河、助力乡村发展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