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王颢凯 潘玉莹)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在黄河千万年冲刷出的褶皱里——那是大地的年轮,记录着浊浪滔天的壮阔,也藏着生态兴衰的密码。沿黄社会实践团的青年们,正是带着这份对母亲河的敬畏,一步步走进黄河之畔的滩涂。
他们扛起宣传展板,在集市的喧嚣里停下脚步,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水土保持的意义,把“保护黄河”的理念悄悄种进人民心里。每一次俯身交流,都是与这片土地最真切的对话,那些夹杂着泥沙气息的乡音,成了最生动的环保教材。
而当脚步迈入黄河博物馆,时光仿佛在这里折叠。泛黄的古籍记载着“治水如治国”的千年智慧,斑驳的老照片定格着沿岸百姓与河共生的日常,一件件水利老物件上,还留着前辈们战天斗地的温度。青年们在光影流转中驻足,触摸着黄河文化的脉络——原来这条河不仅是地理的奔腾,更是文明的根系,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精神图腾。
从田野间的宣传讲解,到博物馆里的文化溯源,实践团的青年们渐渐明白:保护黄河,从来不止于“不扔一片垃圾”的细微,更在于读懂她的过去、守护她的未来。他们愿做这样的“守卫者”,用专业知识为黄河织就生态屏障,用青春热情唤醒更多人对母亲河的珍视,让黄河的涛声,既能回响在历史的深处,也能清亮在子孙的耳畔。
撰文 | 王颢凯
视频 | 潘玉莹 郭浩杰
审核 | 王颢凯 郭浩杰 刘春颖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颢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颢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