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基因、砥砺强国之志,“武韵铸忠魂,红脉润嵩山”社会实践团深入登封市,通过沉浸式学习公安英模精神、追忆豫西烽火岁月、传承尚武报国情怀,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以霞光为炬,照忠诚之路
实践首站聚焦任长霞先进事迹陈列展,在讲解员刘亚泽的动情讲述中(左图),队员们从泛黄的工作笔记与破旧的警服里,读懂“警界女神警”用生命践行的为民初心。“她教会我们,忠诚是刻进骨血的选择。”,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冯晓娜在采访中坚定表示。曾任长霞身边工作人员的毛洪杰与公大精神传承人闫秋,则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长霞精神在警营的生生不息。右图为实践队员对话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冯晓娜,感悟英模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任长霞先进事迹陈列展参观学习
踏抗战热土,悟山河脊梁
转战豫西抗日根据地,历史画卷在硝烟印记中铺展。在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赵艳敏馆长的讲解揭开了皮定均、徐子荣率领“皮徐支队”浴血奋战的壮烈篇章。93岁的抗战见证者常中央抚摸着指挥部旧址石墙,向队员还原“伤员藏在山洞,百姓冒死送粮”的鱼水深情。在柏石崖后方医院旧址,登封老促会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云琦指认着石臼制药的痕迹:“这是人民战争的鲜活注脚!”南王山突围战领路人李天智之子李松仁展示父亲手绘的突围路线图时,队员们触摸到信仰的温度。
▲图为实践队员在豫西抗日军政干部大学杨林分校旧址参观学习
铸武魄雄心,扬报国宏志
在少林鹅坡武术学校,实践团完成精神淬炼的升华。校史馆内,党总支书记常福晓详述“文武兼修”的育人传统;演武场上,虎虎生风的少林功夫激起阵阵惊叹。实践队员以《以长霞之光 铸少年之志》为题,号召武校学子“以英模精神为帆”;在《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贡献》演讲中疾呼:“当以武魄护山河,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劈波斩浪!”铿锵誓言与震天喝彩交织,红色血脉在少年心中奔涌。图为鹅坡武校学生展演传统武术,彰显文化自信。
▲图为实践队员在鹅坡武校进行主题宣讲
实践队员感受这浓重的历史,王云琦会长的结语在群山回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受震撼,任长霞的奉献精神和豫西抗战的坚韧意志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队员们表示,将身体力行,讲好红色经典,把伟大的红色精神代代传承,激励无数青年学子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图为实践队员在八路军河南军区司令部旧址
一审|谢博洋
二审|李 仪
三审|朱文怡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文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文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