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的“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炽热向往,踏入了南京的甘熙宅第,开启了一场探寻“南京金陵绳结”奥秘的时间之旅。

当队员们迈过甘熙宅第那古朴的门槛,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进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宅第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而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中,金陵绳结的影子也若隐若现。

(图片为甘熙宅第外环境。姚祥茹 供图)

在宅第的展厅里面,队员们近距离的看到许多展品,有剪纸、绒花、刺绣等。最吸引人的还是金陵绳结,这些绳结色彩丰富多彩,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队员们还见到了影视剧《永夜星河》采用的绳结作品,作品非常之精致且美丽。

(图为相关绳结作品。姚祥茹 供图)

绳结的造型千奇百怪,有宛如蝴蝶翩翩起舞的“蝴蝶结”,每一根线条都灵动飘逸;有如花朵娇艳绽放的“盘长结”,层层叠叠的丝线编织出花瓣的柔美;还有那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同心结”……

随之,团队采访到了金陵绳结的非遗传承人盖静老师,并通过采访盖老师去更深层次地了解金陵绳结的底蕴。盖老师讲述了自己从认识到接触再到传承这一过程,又先后讲述了绳结的发展过程,提到了现当代的绳结需要结合当代人的潮流需求,结合当代潮流以及优秀的绳结传统文化,让绳结能够更好地继承下去。通过提问“过去和现在人们对金陵绳结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盖老师提到了人们对此非遗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仅限于一些人皆知的红色绳结等,但如今绳结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比如首饰以及装饰品等,因此现今应用较为广泛。

盖老师也提到了,绳结这一技艺较为复杂,需要反复地去练习,去实践,才能将这一技艺做到熟能生巧。而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去做到让更多人去了解到金陵绳结,并让新一代年轻人参与到绳结的继承当中来。同时盖老师提到了对绳结进行了一些创新,例如房屋装饰以及车内挂饰等。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绳结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采访金陵绳结传承人盖静老师。姚祥茹 供图)

通过盖老师的分享,实践团队对于金陵绳结有了更深层次了解,进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对绳结文化进行宣传活动,让绳结文化进入到校园活动之中。

金陵绳结作为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让金陵绳结这一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队员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更多的人介绍金陵绳结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提高公众对金陵绳结的认知度和兴趣。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精美的绳结作品图片和视频,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还可以举办金陵绳结文化展览和讲座,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绳结艺术的魅力。其次,要注重创新和设计,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绳结中,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可以与设计师合作,推出具有时尚感和实用性的绳结首饰、文具、家居装饰品等;还可以结合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南京元素的绳结作品,如以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景点为灵感,制作出独特的绳结纪念品。最后,要加强对绳结艺人的培养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可以设立绳结艺术传承基地,为年轻的绳结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可以给予绳结艺人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这次甘熙宅第的金陵绳结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它不仅让大家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大家明白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金陵绳结这一古老的技艺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传统文化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供稿: 邵潇钰)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