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大学“基层逐梦”工作室主持人、指导老师林晓珊的带领下,一支由经济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学生组成的队伍——“普韵新村先锋队”,怀揣着服务乡村的初心,奔赴中山市坦洲镇联一村开展以“推普助坦洲,数字赋新能”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以青春力量助力文化振兴。
▲图为指导教师林晓珊与团队开展出征仪式合照
深入调研察民情 精准把脉谋发展
伴随着出征仪式的举行,广州大学“普韵新村先锋队”正式启程。抵达后,团队立即与联一村负责人黄结莹开展座谈会,对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及人居环境进行初步了解和调查,并进一步开展实地调研和线下访谈,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与联一村团总支部负责人开展座谈会,围绕“百千万工程”实施进展、村情现状及文化教育需求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
推普支教润童心 科普课堂启智慧
在为期5天的“童心筑梦”支教夏令营实践过程中,老师们精心设计了地理科普、生物实验及普通话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地理科普板块,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绘制村庄地图,标注重要的地理标志和公共设施,培养孩子们的家园意识。在“小小气象员”活动中,孩子们用纸杯制作简易天气预报装置,学习观测天气的基本方法。“我知道怎么通过云彩预测天气了!”一位小朋友骄傲地展示自己的气象笔记。
▲图为老师帮助学生用纸杯制作简易气象纸杯,学习观测天气的基本方法
生物实验课程同样妙趣横生,老师们设计了“植物王国探秘”系列课程。孩子们通过亲手种植绿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全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原来种子需要水、空气和合适的温度才能发芽!”孩子们在观察日记中写道。在“认识身边的植物”课堂上,老师们带领孩子们采集各种树叶,用黏土捏制植物模型,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结构特点。
朗诵表演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基础的发音训练到绕口令比赛,从自我介绍技巧到演讲礼仪指导,老师们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们提升普通话水平。特别设置了方言展示环节,让孩子们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珍惜自己的方言文化。在结营汇报演出中,原本害羞的孩子们勇敢地站上舞台,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诵诗歌,让在场的家长们都惊喜不已。
▲图为朗诵表演老师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心得
环境整治美乡村 一河两岸树新风
团队还将课堂延伸至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联一村村委带领志愿者们共同清理了200米河道,分类处理了2大袋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此次活动共9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包括6名高校队员和3名本地青年志愿者。通过“环保小课堂”的宣讲,90%的孩子们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技巧,并表示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这一行动得到了联一村村民的高度评价,称其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图为联一村村委带领团队成员及志愿者们共同清理河道前合照
成果丰硕结硕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老师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以后要当主持人。”在中山市坦洲镇联一村支教夏令营的结营仪式上,10岁的小女孩婷婷用标准的普通话老师们说道。这句稚嫩却充满自豪的话语,正是广州大学“普韵新村先锋队”暑期三下乡活动最生动的注脚。
▲图为结营仪式上团队成员与夏令营学生们合照
本次活动累计服务村民及儿童超500余人,发放推普宣传册100份。联一村负责人黄结莹在活动总结时表示:“广州大学师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发展的理念和希望。这次活动为联一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合作机会。”
从校园到乡村,从理论到实践,广州大学“普韵新村先锋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沁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沁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