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理工大学“智”耕祖国大地 “志”献青春力量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开展推普志愿服务活动。成员们充分结合专业特色,构建“科普+推普”双轨并行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塘镇金龙社区,针对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分层走访,全面摸排普通话在基层的普及程度。通过剖析当地普通话推广的现状、成效、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发现年轻一代普通话普及率高,且普遍认识到普通话对旅游经济的积极影响,但老年群体普通话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在交流共同中,成员们感受到多民族聚居区如何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社区高质量发展。

语言同心 关爱同行

针对乡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实践团随后带着自主研发的髋关节与腰部辅助外骨骼机器人,前往建塘镇金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坝纳西族乡白地村等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关爱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村民家中,全程使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为老年人讲解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耐心指导老人穿戴设备,化解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陌生感,让关怀真正“无障碍”,用行动践行服务乡村、敬老爱老的责任。

大手牵小手 温暖润童心

实践团走进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小学、小中甸镇和平幼儿园,成员们携带自主设计、制作的智能并联型四足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作品,开设“科普+推普”小课堂,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多维度科技展示、动手实践以及机甲大师对抗赛等沉浸式体验,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技教育实践。团队成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奋进动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科技之智启创新 智慧赋能促发展

实践团来到迪庆州科技馆,联合州科协为州委党校组织参训学员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成员们围绕前沿科技成果开展多元化实践服务。在科普知识宣传环节,通过图文展板向公众普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知识;特色科技成果展示部分,水下外来有害鱼类监测捕捉机器人、六足蜘蛛机器人、腰部外骨骼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集中亮相,团队成员结合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讲解,直观呈现科技赋能民生与产业的潜力。整个过程充满了互动与交流,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技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学员。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亲身感受了当地的发展变化,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他们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对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成员们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服务祖国建设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曾祥俊 李选岗)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曾祥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祥俊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