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贾毅鸣)青春力量赋能乡土,赤子情怀温暖童心。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子积极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号召,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赴南阳市南召县留山镇张庄村,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支教活动。他们以知识与陪伴为留守儿童编织多彩假期,实现青春价值与乡村需求的“双向奔赴”。

图为青禾护芽队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2025年7月20日,青禾护芽队队员抵达张庄村,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支教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聚焦留守儿童成长,涵盖思想引领、身心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生活、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七大板块,为孩子们成长注入活力与希望。

图为支教团成员到达张庄村,村干部欢迎大家到来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青禾护芽队成员筹备支教课程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厚植红色基因,点亮信仰明灯

队员们开展“祖国旗帜在我心”“童心筑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等课程,通过制作国旗、拼接祖国拼图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三观,激发爱国热情,助力孩子们明确人生方向,为祖国复兴发展蓄力。

图为志愿者讲解“祖国旗帜在我心”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体魄强健展活力,心韧安全护成长

在关注孩子们身心发展上,青禾护芽队队员们设计“活力童年运动汇”“知心姐姐的魔法信箱”“危险的事情我不做”等活动,队员们化身知心姐姐和安全专家,陪孩子们嬉戏,引导孩子们用爱心贺卡表达感受,同时讲解安全知识与自我防护技能,全方位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体育游戏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志愿者在安全小课堂为孩子们讲解灭火器使用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传承乡土瑰宝,活化文化根脉

组织“指尖非遗,千年剪影工坊”“书画最美汉字”等活动,选取剪纸、编织等传统技艺传授给孩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魅力,体会创造成就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剪窗花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孩子们练习书法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践行绿色行动,乐学守护平安

筹备“美丽家园我行动”“健康知识玩起来”等课程,从垃圾分类、交通安全等日常细节入手,深入浅出讲解知识,让孩子们学会文明健康生活,懂得遵守公共秩序与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图为志愿者讲解垃圾分类课程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玩转“健康跳跳棋”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启迪智慧火花,勇攀科技高峰

带来“魔法光学--揭秘VR技术”“小吸管‘搭’世界”等科技创新课程,通过动手实践与观看视频,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图为孩子们化身“工程师”用小吸管“搭”世界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制作VR眼镜 通讯员 张梦圆 摄图为孩子们体验VR视频 通讯员 张梦圆 摄乐学善思启智,趣探新知求真

优化快乐学习课程,涵盖“好记忆有方法”“玩出来的专注力”等游戏,以趣味教学法引导孩子提升专注力,分享学习经验与方法,助其掌握科学学习方式,提高效率与才干。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舒尔特方格”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玩转“记忆力闪卡” 通讯员 张梦圆 摄艺彩涵养心灵,美育绽放梦想

开设绘画、建筑欣赏等艺术课程,组织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艺术海洋中展现才艺,提升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助力艺术文化发展。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中国传统建筑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家访暖童心,陪伴护成长

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慰问调研,聚焦留守儿童孤单、缺乏关心等共性问题进行疏导和陪伴,针对部分孩子的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帮扶,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图为志愿者进行家访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热情交流 通讯员 张梦圆 摄

历经10天实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用爱心与知识为张庄村留守儿童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让每个孩子在关爱中茁壮成长。(通讯员 范资昂 岳文杰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贾毅鸣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贾毅鸣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7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