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栖心苇航·心光小队”的8名成员,在2025年7月3日至8日期间深入文河小区,开展了一场围绕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实践调研。此次活动旨在洞察社区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的现状,为后续优化与完善相关体系提供有力依据。

在此次调研中,问卷调查是核心环节。活动前期,小队成员充分准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社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针对青少年与家长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学业压力、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社区心理资源利用等多个关键维度。

实践期间,小队成员兵分多路,深入小区各个角落发放问卷。面对青少年,成员们亲切引导,耐心解释题目,消除他们的紧张感,鼓励他们如实表达内心想法;与家长交流时,着重强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重视并认真填写问卷;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时,则凭借专业素养清晰阐述调研目的,获取对方支持。

小队成员认真讲解问卷内容,面向社区居民的问卷显示,超7成认可社区近年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视,但超60%反映心理支持活动宣传弱,很多居民没听说过,这让实践团队意识到得优化宣传,让资源被更多人看见。

成员在社区活动区通过与家长交流,得出约55%关注孩子心理,可仅30%懂科学沟通;超40%盼社区开亲子心理辅导,说明家庭教育里,心理支持的需求和专业指导的缺口都大,得赶紧补上家校社协同这块短板。

成员通过与青少年边探讨边填问卷,聚焦青少年的问卷,分析出超65%被学业焦虑缠上,40%因人际交往闹情绪;超50%想要社区建“心理树洞”“同辈互助小组”,他们的需求独特又迫切,得重点回应。

成员和青少年在公共保障房前,结合问卷和访谈,学业压力(作业、考试)是“老大难”,约35%抱怨社区没心理互动空间,情绪没地儿疏解;超45%希望社区和学校联手搞心理活动,这就是后续资源整合、策划活动的方向啊。

发放结束后,小队严谨对待问卷回收与整理工作。仔细筛查每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运用专业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录入、统计与分类分析。尽管目前分析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初步结果已显露出一些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部分青少年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社区心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

“栖心苇航·心光小队”成员谈到:“这些问卷数据像一面镜子,让大家看到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图景。接下来实践团队会沉下心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争取拿出能落地的建议,让社区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港湾。”未来,小队还计划开展深度访谈等活动,进一步挖掘问题根源,提出可行建议,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欣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欣璞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2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