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念,鼓励更多大学生积极投入美丽中国建设,2025年7月至8月,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河畔净行”实践团成员们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以“美丽中国,行动有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清扫河岸、向社区工作人员学习交流有关生态保护知识,不仅帮助改善了河岸生态,还宣扬了有关生态保护的理念。本次活动旨在深化生态文明认知增强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的同时,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本领,为美丽家园的建设贡献。
精准把脉,掌握实情
在进行垃圾清理及河岸环境改善之前,团队成员前往现场进行深入的环境现状调查。团队成员持记录板沿河岸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记录了以下情况:一是是否存在垃圾倾倒点与面源污染迹象;二是是否有非法捕捞装置或排污暗管;三是水体有无异常颜色或明显异味;四是岸边植物覆盖度及生长情况,并且采集了河水样本以便进行后续的专业检测。通过这次详实的现场勘查,实践团成员初步掌握了该河段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点与潜在风险,为后续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走访调查河道环境并进行问题记录。(成员王天成 供图)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采集河水样本并进行记录。(葛子硕 供图)
躬身力行,洁净河畔
实践团成员于各自家乡的河道开展了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扫帚、手套等工具,针对河岸护坡、绿化带及亲水步道等区域展开了细致清理。大家重点清理了积存已久的塑料瓶、废弃包装袋、烟蒂、一次性餐具等顽固垃圾以及缠绕在植被间的杂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道得到了有效清洁,整体样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前往河畔进行垃圾清理。(成员胡书繁 供图)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清理家乡河流边垃圾(成员毕贤万 供图)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拔除杂草并清理河道环境。(成员余波 供图)
普及知识,传递理念
“保护河道,人人有责。”活动不仅着眼于当下的环境改善,更致力于提升居民自觉护河的环保意识。实践团在进行实地清理的同时,还分出部分成员前往附近街巷以及社区,特别是向在河畔散步的老年朋友们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内容主要围绕日常护河要点:如不向河道随意丢弃垃圾、不进行非法捕鱼、正确处置生活污水、发现偷排漏排积极举报等。志愿者们结合清理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宣讲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不少居民在听了讲解后表示认同,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实践团成员进入社区住户讲解河流垃圾的危害。(成员袁明辉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手持手机,向社区老人耐心讲解河道保护知识,传递环保理念。(成员徐航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河岸环境的保护,更是对自觉护河环保意识的一种宣扬。实践团成员表示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于生态保护理念的理解,也唤起了周围居民的环保责任意识。保护河道非一日之功,只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守护流淌在家门口的绿水清波,才能共建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瑾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瑾童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