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成婧、文佳琪、黎依静)  2025年7月18日,成都东软学院志远二队以“儒学思想与脸谱艺术的碰撞”为主题,开展了一节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支教课堂。

课堂上,孔子的“五常”思想与京剧脸谱的绚丽色彩相遇,让小朋友们在生动的对照中触摸文化的温度。“仁、义、礼、智、信”这些镌刻在民族精神里的道德准则,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文字,而是化作脸谱上鲜活的色彩与故事,让小朋友们在听故事、辨善恶中,悄然将美德的种子埋进心田。

▲图为支教组成员讲解儒学五常知识

队员们还细致讲述了脸谱的“前世今生”:从古代傩戏面具到京剧“面部密码”的演变,整脸、三块瓦脸等谱式的独特寓意,红忠、黑直、白奸的色彩语言,以及生旦净末丑行当里脸谱与角色身份的紧密关联。每一抹色彩、每一种谱式,都是传统文化的生动注脚,它们终将在新一代的创造中,续写更精彩的篇章。队员们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传统艺术的大门,让他们懂得每一笔勾勒、每一抹色彩背后,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而小朋友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热爱,便是传承的火种,将带着这些沉淀,在未来继续点亮脸谱艺术乃至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 。

▲图为支教组成员教儿童绘画脸谱

当脸谱的色彩奥秘在小朋友们心中埋下探秘的种子,手工创作便成了他们亲手解开文化谜题的钥匙。他们握着画笔的小手虽略显稚嫩,却格外认真:有的专注描摹关羽的红脸,笔锋里透着对“忠义”的向往;有的大胆调配色彩,用蓝与黄的碰撞诠释自己理解的“智勇”;还有的在脸谱边缘添上小巧的花纹,仿佛在为传统文化注入属于自己的童趣注解。

当一张张独一无二的脸谱在指尖诞生,小朋友们举着作品时眼里的光,是对文化最纯粹的热爱与认同。那些尚带着颜料气息的脸谱,早已不只是手工成果,更成了小朋友们与传统对话的桥梁,让古老的故事有了属于童年的温度。

▲图为支教队员于教室合影

当非遗的纹路与童心的笔触相遇,传承便生长出最鲜活的模样。小朋友们笔下的脸谱,是非遗与童心的对话,更是传统与未来的牵手。文化的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古老的智慧在孩童的心灵里,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枝芽。这一笔笔色彩里,藏着文明延续的密码。愿这份苏醒的力量,让传统扎根,让非遗焕彩,小朋友们手中的画笔,正为千年文脉续写蓬勃新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成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成婧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4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