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曹智慧、邵丹怡、刘亦然)7 月 24 日,江夏区五里界五里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马达轰鸣、笑声此起彼伏。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星筑梦”志愿服务队正在这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30 余名少年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阳光动力”太阳能科普课堂,亲手把阳光“装”进赛车,让绿色能源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动画导入,能源知识“活”起来

“电从哪里来?”课堂伊始,志愿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动画演示,向孩子们介绍了电力的来源,从传统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到新型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激发了孩子们对能源知识的兴趣。孩子们踊跃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实物演示,抽象原理“看”得见

志愿者举起一片巴掌大的太阳能板,连接 LED 小灯,灯瞬间点亮;再把板子挪到阴影处,灯随之熄灭。为了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光—电”转换,志愿者又发放微型电压表,让孩子们亲手测量不同角度下的输出电压。“原来阳光真的会发电!”四年级学生李雨桐兴奋地说。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说。

巧手拼装,四驱赛车“跑”起来

在 “太阳能四驱赛车” 环节,志愿者老师展示了组装好的太阳能四驱赛车,当赛车在阳光下顺利行驶时,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随后,志愿者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了制作材料,并耐心地指导他们进行组装。孩子们认真地按照步骤操作,遇到问题时主动向老师请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辆辆太阳能四驱赛车陆续完成。当看到自己制作的赛车在阳光下跑起来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课程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落幕,但绿色能源的火种已悄然点燃。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星筑梦”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以“阳光动力”“风能小匠”“水能小站”三大模块为载体,以社区为平台,持续搭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科普课堂,让更多少年儿童在动手实践中启迪科学思维、涵育环保理念,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荆楚大地生根发芽、逐光而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亦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亦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