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由桂城总工会、夏东社区党委等主办,广州理工学院创乐“童”行志愿服务队承办的夏东社区“感受佛山・快乐成长”义教夏令营,在映月第六小学拉开帷幕 。志愿者们带着热忱与专业,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成长与梦想于一体的夏日盛宴,以爱赋能,陪伴孩子们度过难忘时光。
广州理工学院创乐“童”行志愿服务队合影
在夏令营首日的文化传承课堂上,粤语科普成为一大亮点。粤语作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方言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民俗风情。志愿者们深知守护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性,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粤语的发音特点、常用词汇和经典俗语,并通过粤语歌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粤语的魅力。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跟着志愿者学说粤语,不时因方言中有趣的表达而捧腹大笑,在欢笑中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也坚守了本土精神的灵魂。
志愿者们正在科普粤语常用词汇
科学课是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窗口。借助工程小吊车教具,志愿者们把物理原理转化为生活可见的知识。以生活实例为引,讲解原理、演示操作,孩子们瞬间被吸引,聚精会神聆听、踊跃提问。亲自动手操作时,他们反复尝试、不断调整,在“做中学”里,创新思维持续迸发,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步提升,科学的种子,在实践中悄然播撒 。
志愿者讲解工程小吊车原理
同学在动手操作工程小吊车
纸杯投影仪科学课同样创意满满,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科学奥秘。他们用马克笔在纸杯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借助手电筒的光线,将图案投射出来,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神奇。从图案设计到投影调试,全神贯注的思考与实践,让他们在探索科学奥秘的同时,收获创造的喜悦,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充分点燃。
志愿者通过手电筒投屏展示同学作品
创意手工课以粘土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动手热情。从可爱小动物到精致花朵,再到奇特小怪兽,孩子们捏塑出专属“指尖艺术”。动手实践里,模仿力与创造力同步锻炼,每一件作品,都是童真与创意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想象。
同学主动展示“指尖艺术”
在非遗知识课上,扎染课程备受欢迎。课堂上,学生和社区幸福院的老人们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场面温馨而精彩。一件件特别又新奇的扎染作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褶皱、浸染、展开……当素白的纸巾化作五彩斑斓的云纹图案,老少同堂的笑脸与扎染作品交相辉映,成为夏令营中最动人的风景。
志愿者讲解扎染方式与步骤
同学们在创作扎染作品
创乐“童”行志愿服务队与同学们合影
此次夏令营课程设计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感,摒弃了枯燥的说教。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视听资源、积极的互动讨论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书写更多“教育助力社区成长”的温暖篇章,让爱与智慧在夏东社区持续绽放!
文丨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创乐“童”行志愿服务队 孙可楠
图丨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创乐“童”行志愿服务队 刁荣豪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茵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茵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