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龚健) 教育公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而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则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支撑。为让农村学子切实感受到政策温暖,一定程度上消除求学路上的经济顾虑,2025 年 7 月4日至7月10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粤光同行助学宣讲队在辅导员刘莹、铁文政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广州市增城区福和社区、福和希望小学和广州市白云区江夏村,开展为期五天的 “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 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 “校园 + 社区” 双线模式,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将政策春风精准送达乡村学子与家庭,为梦想续航搭建坚实桥梁。

▲图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粤光同行助学宣讲队在福和希望小学合影留念

校园首讲:政策种子播撒童心

活动首日,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希望小学内,一场面向学生的政策宣讲会拉开序幕。宣讲队成员用通俗语言系统解读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全学段资助项目及助学贷款政策,涵盖资助标准、申请条件等核心内容。现场发放的宣传手册图文并茂,互动问答环节更是针对性解答了 “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免学杂费”“大学助学贷款怎么还” 等问题。“原来上高中也能领助学金!” 一名六年级学生的感慨,道出了政策宣讲带来的新认知。这场宣讲不仅扩大了政策知晓度,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 “不因贫困失学” 的希望种子。

▲图为宣讲队队员讲解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

趣味互动:政策知识 “玩” 中学

次日的福和希望小学洋溢着欢声笑语。“资助迷宫城” 里,孩子们手持地图,在 “学前资助”“义务教育补助” 等标识中寻找 “大学贷款” 出口;“趣味问答” 台前,“贫困生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等问题引发热烈抢答;“资助筑梦画” 区,五彩画笔勾勒出 “考上大学”“当医生” 等梦想图景。这些设计巧妙的游戏让政策知识变得生动易记,正如找到 “生源地贷款” 出口的学生所说:“原来借钱读书不可怕,政策会帮我们!”

▲图为资助迷宫城游戏摊位开展

▲图为绘梦资助绘画摊位开展

▲图为资助问答小游戏摊位开展

入户走访:精准帮扶暖人心

宣讲队联合中新镇第二社工服务站工作人员走进泮霞村困难家庭。在困难学生家中,铁文政老师详细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庭收入,针对性讲解 “雨露计划”“高校专项计划” 等政策;刘莹老师则手把手指导家长查看资助申请流程。除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更让家长安心的是那句 “符合条件的话,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政策支持”。这场 “点对点” 的帮扶,切实消除了家长对升学费用的担忧。

▲图为宣讲队进入困难学生小张(化名)家中慰问走访

▲图为宣讲队进入困难学生小美(化名)家中慰问走访

社区接力:政策宣讲全覆盖

活动第四天,白云区黄石街江夏文化传承基地迎来专场宣讲。宣讲人刘梓瀚同学结合社区特点,用 “邻居家孩子申请到助学金” 的案例,讲解不同学段的资助标准与办理步骤。“如果家里突发困难,还能申请临时补助吗?” 一位家长的提问得到细致解答。这场面向社区的宣讲,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让更多家庭看到教育希望。

▲图为江夏文化传承基地宣讲专场

街头摊位:打通服务 “最后一米”

收官之日,江夏村街头的政策咨询摊位前人头攒动。队员们为居民发放印有申请流程图的折页,耐心解答 “幼儿园资助怎么申请”“助学贷款利息怎么算” 等问题。一位准备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说:“之前总怕学费负担重,现在清楚了申请步骤,心里踏实多了。” 这个 “零距离” 服务平台,让政策从 “纸上” 落到 “实处”。

▲图为宣讲队队员在街头为邻坊答疑解惑

此次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通过 “校园宣讲 + 趣味互动 + 入户走访 + 社区接力 + 街头答疑” 的立体化模式,让国家资助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正如宣讲队队员所说:“我们不仅是政策的传递者,更是梦想的守护者。”未来,这份政策暖流将持续滋养南粤大地的求学梦,为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龚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龚健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7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