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境内有这样一个村子—冠军村,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村内农作物以大棚葡萄、蔬菜为主,水资源丰富,适宜各种水产品养殖,近年来,村内产业机构调整逐渐完善,村民收入提高,幸福感提升。为探寻冠军村的乡村振兴之秘,同时,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近日,由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14名学生和3位老师组成的团队在此开启了为期八天的土壤健康调研实践活动。
实践伊始,团队来到冠军村党群服务中心,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涉。屋外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屋内整齐有序的布设,贴心的职能标签挂设,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确保了村民办事的便捷。后续,团队去往村内的葡萄产区,葡萄种植户为团队讲解了葡萄地的基本情况,如土地的年龄,施肥,以及葡萄的生长状况。团队反复核对采样规范,成功采集了各个年龄段的葡萄地土样,荒废林地和水稻田的土样。
图为葡萄藤下老师俯身示范传授采样知识
土样采集过后,在队长的带领下,实验组同学埋头苦干,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土壤指标测定,测定项目包含PH、EC、硝态氮、铵态氮等。文献检索组则进行图表绘制,实验数据分析,现已形成土壤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报告中显示土壤为酸性且在合理范围内,建议不要长期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合理使用磷肥等等······后续,团队将带着检测结果回到村内,向村民们报告检测结果,并将实际性建议带给大家。
组图为检测土壤健康状况的实验过程
此次实践,是团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第一步。队员们在实践中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并真切感悟到学习的广阔性,队员在交流分享会中说道。"现在才明白,学的知识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能帮上别人。"实践中,队员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农民的脚踏实地,更需要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青年人的满腔热忱!
撰文 | 胡光豪
图片 | 阎家宁
审核 | 李中悦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光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光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