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高词 郑旭吴江 王江艳)为深入挖掘三线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乌蒙砺行·三线精神研习团”于7月21日至27日在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六枝特区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六盘水市三线建设烈士陵园等地开展了以“赤色苔花——‘三线精神’志愿服务”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纸问卷,叩问三线记忆
活动期间,团队围绕三线文化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发放三线文化普及程度调查问卷,团队全面了解了社会大众对三线文化的认知、态度及参与情况。问卷涉及三线建设的时间、主要区域、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抽取800个样本,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后续三线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馆中溯源,触摸历史温度
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和时代记忆水城区三线文化体验馆,团队成员开启了深度探索之旅。博物馆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生产工具、一样样老式生活用品,宛如时光机般将观众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时代,深切感受到了建设者们的艰辛与不易。团队还开展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题研讨活动,挖掘文物背后的人物事迹与历史细节。借助馆内的数字化设备,成员们通过虚拟电子设备“穿越”到三线建设现场,深刻感受建设者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专业讲解员进行深度探索
文创寄情,镌刻精神符号
团队还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三线建设文创作品。成员们综合问卷反馈与博物馆考察所得,依据文化内涵、创新度及实施可行性等标准,精心挑选创意方案,并分工协作完成了绘画、文具设计等作品,既彰显了三线建设文化精髓,又贴合大众审美需求及市场导向。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三线文创设计
足迹延伸,探寻多元印记
此外,团队前往六枝三线建设博物馆,对比不同博物馆的展览,重点关注六枝地区三线建设在产业类型、地域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并组织了专题研讨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地宗选煤厂旧址)参观老旧车床
于六盘水市三线建设烈士陵园,成员们庄重举行祭奠仪式,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敬,更亲手擦拭墓碑,深切缅怀先烈的不朽功勋。
▲图为团队成员在六盘水市三线建设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活动
耳畔回响,续写精神长卷
团队还走访了9位三线建设亲历者,耐心倾听他们讲述参与三线建设的亲身经历,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状况和难忘故事等,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宣传素材。活动最后一天,成员们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运用前几日的调研结果,为游客进行讲解,通过生动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三线历史与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三线建设亲历者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三线建设的历史与精神,更以实际行动为三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了青春力量。 (撰稿:高词 郑旭 图片:陈明鲜 吴江 审核:卢伟 蒋涛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词 郑旭 吴江 王江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