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郭淦成)近日,上饶师范学院“寻药香昭林之路,绘振兴产业蓝图”实践队走进上饶市德兴市花桥镇昭林村,开展为期10天的产业调研、文化传承与乡村服务实践活动。

学习中医药智慧,感悟文化传承创新

“这是艾草,祛湿散寒传承千年;那是薄荷,清热解暑泽被乡里……”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祖氏百草”百草园,队员们跟随管理员穿梭草木间,汲取“寅时采天冬,卯时掘地黄”的传统采药智慧,了解传承近160年的传统中医技艺如何与当代药膳食养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感受“祖氏中医”在历代《本草》未载中药材的保护与研发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在参观德兴中医药博物馆时,队员们看到汉代“海昏草”实物与《肘后备急方》古籍陈列,对德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大表惊叹。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培训基地工作人员的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基地通过搭建科研、培训平台,把老手艺和新技术结合起来,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社区,把文献中的知识变成了能实际体验的内容,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名实践队员很有感悟:“把家族守艺的故事、地方文献的智慧、民俗体验的温度融入产业,一定能把老祖宗中医药文化的智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图为工作人员给实践队员讲解中草药衍生产品 张晋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德兴中医药博物馆 张晋供图

聚焦特色产业,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昭林村是省级“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在乡村建设中大力发挥中草药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队员们的第一站来到江西圣诚实业有限公司铁皮石斛林下培育种植基地,了解到该公司以仿野生种植为技术突破点提升培育品质、扩大种植规模,通过71项技术专利推出产品研发及深加工产业链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医药+康养+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直接带动一百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队员们来到德兴市12个“未来乡村”试点之一——小目源自然村,学习领会该村盘活闲置农房改造特色民宿、完善内部交通打造小火车观光项目的创新思维,了解该村积极融合中医药康养和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康养文旅生态圈发展的创新举措。随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旺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入调研“大棚蔬菜种植、生态土猪养殖、优质菌菇种植、特色果树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的绿色循环经济业态,深刻体会昭林村以林下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用创新激活乡土资源,生动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百草园 张晋供图

结合当地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结合当地需求,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开展了一系便民服务活动:帮助村委会拍摄新媒体视频,宣传乡村振兴美景和产业动态,助力昭林村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结合当地中草药文化特色,创作铁皮石斛特色墙绘,美化村容村貌;收集废旧轮胎进行彩绘再创作,增添乡村旅游打卡场景,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领村民学习八段锦、广场舞,丰富村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通过情景剧等形式,面向当地儿童开展防范校园霸凌、网络诈骗等普法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利用轮胎彩绘打造打卡点 张晋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内开展法治宣讲(普法情景剧) 张晋供图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以文化为脉挖掘传承价值,以产业为基解码振兴路径,更以服务为桥践行青春担当。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提炼“昭林经验”,推动实践成果长效转化,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扎根、生长。(撰稿:郑悦、袁怡  图片:张晋)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淦成、郑悦、袁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淦成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7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