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酒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7月2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传统黄酒酿造文化与工艺传承实践团”赴古南丰徽派黄酒生态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传统黄酒酿造文化与工艺传承,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酿造技艺,参与黄酒酿造工艺技术瓶颈分析对接会等活动,为探索传统黄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路径贡献巢院智慧。

  寻根溯源探酒史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古南丰徽派黄酒生态园酿酒车间,观摩省级非遗徽派“本坊小缸红酿酿造技艺·前发酵工艺”。技术人员从发酵原料、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介绍绿色食品认证及品质标准,帮助同学们理解非遗技艺与现代品质管理的融合。

问道取经习酿艺

实践团走进生产设备区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系统学习黄酒酿造全流程。团队成员还动手体验仪器操作,并就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展开交流,进一步深化对黄酒规模化生产的认知。

变废为宝谋循环

为提升酿酒废料(如米糠、酒糟)的利用率,团队成员结合生物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提出将废料转化为有机肥、饲料或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可行性方案,推动构建“酿造—废料利用—生态种植”的循环经济体系。

推陈出新塑品牌

为提升古南丰黄酒品牌影响力,实践团融合徽派文化与黄酒元素,设计了专属IP形象“糯小酒”——以糯米为原型,头戴马头墙帽,手捧酒坛,笑容可掬。这一形象既突出黄酒原料特色,又赋予品牌亲和力。

走街串巷访民情

为调研当地居民对黄酒的认知,实践团在郎溪县开展随机访谈。结果显示,居民对黄酒情感深厚,但对酿造工艺及文化内涵了解有限,折射出文化传播的不足。对此,团队建议园区开设酿造工艺体验班、举办黄酒文化节等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深度参与黄酒酿造全流程,将专业知识与传统产业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废料循环利用方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巢院方案”。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图/牛易泉 初审/束道兵 复审/张凌 终审/郭超)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牛易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易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