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7月15日至18日,由韶关市曲江区团委主办、曲江区青少年宫协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星筠共乡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承办的“编程筑梦・智创未来”科创编程公益课程,在武江区、曲江区多个社区陆续开展,将优质编程教育资源精准送达青少年身边。
一、专业课程赋能,点燃编程热情
“星筠共乡约”突击队聚焦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领域,精心设置Python编程与Spike机器人两门核心课程。突击队成员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采用趣味案例解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孩子们系统探索编程世界的底层逻辑。在Python编程课堂,孩子们通过学习基础编程逻辑、合作完成小型编程项目,直观感受代码构建世界的独特魅力;Spike机器人课程中,突击队成员通过情景化任务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孩子们在机器人搭建与程序编写的联动实践中完成趣味挑战。
图为突击队成员开展编程课堂互动瞬间 王思媛 供图
图为突击队成员开展机器人课程启蒙课 吴雅静 供图
图为上spike课程情况陈立明 供图
二、实操互动探索,收获科创喜悦
在机器人搭建环节,突击队成员预先对零件进行分类规整,通过“积木变形”的形象类比引导孩子们分组协作。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将零散部件逐步组合为完整造型,创意在指尖转化为具象形态。编程实操阶段,突击队队员以“机器人的指令逻辑”为切入点解析图形化模块,指导孩子们通过拖拽图标完成前进、转弯等参数设置。当程序成功运行,机器人按预设轨迹移动时,课堂内即刻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图为突击队成员指导孩子编程场景 李一帆 供图
图为突击队成员指导孩子spike编程编写 赖欣琪 供图
图为突击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动手实践 李一帆 供图
三、实操收获满满,绽放科创喜悦
从构思机器人功能到动手搭建,从编写第一行程序到解决运行故障,孩子们在突击队成员的陪伴下完成“从0到1”的突破。“看!我的机器人会绕圈!”“我的能发出声音!”孩子们争相展示成果,眼神里满是自豪。欣嵘小朋友兴奋地说:“哥哥姐姐一步步教我,原来编程能让机器人听指挥,比玩游戏还有成就感!”
图为两名学生专注调试机器人小车 赖欣琪 供图
图为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陈立明 供图
四、社会多方认可,助力人才培养
曲江区团区委书记李洁婷高度肯定突击队的工作成效,认为突击队通过“家门口的青少年宫”等品牌活动,有效打通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对课程给予一致好评,认为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其科学探究精神,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科普活动走进社区。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合影留恋 王思媛 供图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合影留恋 吴雅静 供图
未来,“星筠共乡约”突击队将持续秉持服务社会的宗旨,深化与各社区的合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为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高校力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星筠共乡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撰稿:林泳桐、李奕坛、陈诗音、欧阳洪鑫、李畅恒、郑宏佳、林俊楷、林著、邹璇、许晶晶、罗弘杰、樊嘉琪
摄影:陈立明、李一帆、吴雅静、王思媛、赖欣琪
审核:李艺晴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泳桐 李奕坛 陈诗音 欧阳洪鑫 李畅恒 郑宏佳 林俊楷 林著 邹璇 许晶晶 罗弘杰 樊嘉琪 陈立明 李一帆 吴雅静 王思媛 赖欣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泳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