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挡不住青春脚步,泥土芬芳浸润着实践初心。赣江源溯源莲乡先锋队的队员们与当地农户并肩穿梭在莲田桃林间采摘白莲、剥壳去芯、分拣黄桃,奏响了一曲青春助农的动人乐章,也让赣江源村充满了夏日的活力与希望。

莲田“白珍珠”:指尖流转的丰收喜悦

▲图为先锋队队员在莲田里采摘莲子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赣江源村的“聚宝盆”百亩莲田已热闹起来,实践队员们跟着赣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赖贵平一起采摘莲子。“采莲蓬要选外壳呈青褐色、莲子鼓胀的,这样的莲子才够成熟”,赖贵平一边示范,一边叮嘱队员们小心荷叶边缘的细刺。

赖书记手把手传授技巧,队员们心领神会,穿梭在莲田间,手指轻巧地折断莲蓬柄,竹篮里很快就装满了沉甸甸的莲蓬。“原来采莲蓬看着简单,实际要弯腰弓背一整天,真是辛苦。”队长曾琪说道。

▲图为先锋队员在莲田里的采摘成果

正午时分,队员们开始对刚采摘的莲蓬进行粗加工。剥壳、去膜、捅芯,三道工序环环相扣,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指尖翻飞间,一颗颗洁白圆润的莲子逐渐堆满竹筐,翠蓬成垛,雪粒似的莲子在竹篾盘里蹦跳,像把整片荷塘的夏天都拆进了掌心。

▲图为先锋队队员在村委会与村民一起剥莲子

据了解石城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石城白莲的独有品质,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且蛋白质含量比同类产品更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海内外。因此白莲产业成为赣江源村的传统支柱产业,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可观收入,实践队的加入有效缓解了夏日农忙的用工压力。

桃林“黄金果”:酸甜里的乡村商机

▲图为在黄桃园基地参观黄桃

与清晨莲田的清新不同,位于村后山头的赣州裕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桃基地果香浓郁。这片120亩的黄桃产业园位于海拔500-900米的红壤区,黄桃挂满枝头,金黄带晕,口感脆爽。种植大户蒋大华向队员们介绍起黄桃分拣的要领:“分拣按果形、色泽和硬度分级,一级果供电商和超市,二级果做罐头或果酱”。队员们围站在一起,仔细对照标准进行挑拣,先看果形是否周正,再查果皮有无斑点碰伤,又用指腹轻按测硬度,将符合要求的一级果放进筐子里,稍逊的二级果则归入另一批,动作虽生涩却格外认真。

随后在与蒋大华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浓郁的果香背后是精细的管理,“春季惊蛰后精准用药防虫保果,结合剪枝、抹芽预留次年结果母枝,疏果控制负载量(每枝1-3个)保障品质;夏季套袋隔绝污染,按物候期(7月10-20日)采收销售;秋后通过割草、清园维持园地生态;冬季修剪调整树体结构,配合含多效唑的冬肥调控生长;形成一套兼顾生长调控与果实管理的技术体系”。

同时蒋大华也指出基地存在山区地形导致运输成本高,且黄桃成熟快、采摘不及易烂在地里等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队员们发挥园艺专业优势,建议可以利用课堂里学到的“产地简易预冷”的方法减少 10% 左右烂损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利用无人机或手机拍照,把果园按成熟先后分色块标记制作“成熟热力图”提高采摘效率,有效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用于助农实践。

青春助农:在实践中读懂乡村

▲图为先锋队队员们在赣江源镇赣江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赣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赖贵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员赖志宾合影留念

此次赣江源村产业调研,实践队以双手添劳力,以双眼察实情,在田间地头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深意。队员们纷纷表示,“以前感觉乡村振兴是宏大的国家战略,这次亲身体验才明白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辛勤付出,每一项产业发展都需要科学规划。”

夕阳西下,队员们带着满身泥土与疲惫返程,脸上却洋溢着充实的笑容,莲田的清香、黄桃的甘甜,混着汗水的味道,成为这个夏日最深刻的记忆。接下来,赣江源溯源莲乡先锋队将继续扎根赣江源村,用所学所长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上绚丽绽放。

撰文|李锋,黄宇婧,钟俊林

图片|万丽婷

初稿|巫健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宇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宇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