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5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苗乡遗韵,童心筑梦”志愿服务队深入宜宾市珙县巡场镇清溪社区,为当地儿童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场以“机器人编程基础”为主题的科技体验活动,旨在以兴趣为引,播撒探索科技的种子。活动摒弃了复杂理论,以乐高EV3机器人作为直观教具。服务队队员首先通过趣味短片,简述乐高从静态积木到动态智能机器人的演变之路,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技术发展印象。随后,队员们拆解机器人核心部件,用贴近儿童认知的语言,巧妙连接齿轮转动等机械原理与后台编程逻辑,并现场演示机器人如何精准响应指令行动。孩子们的目光紧随着机器人,充满好奇。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进行编程教学
最具活力的环节是亲手实践。服务队成员分组带领孩子们,尝试为机器人编写如“前进三步”、“左转亮灯”等基础指令序列。当看到自己输入的代码转化为机器人清晰的动作反馈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成就感。这种沉浸式的“指令输入—动作输出”体验,让抽象的编程逻辑变得可触可感,有效加深了对程序控制本质的理解。
图为孩子们输入代码尝试控制机器人活动
活动虽聚焦基础,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推开了一扇窗。孩子们通过亲手触摸齿轮、编写指令、观察响应,在“玩”中真切触摸到了编程逻辑与机械工程的轮廓。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欣喜地表示:“孩子们围着机器人追问不停,眼里的光藏不住。” 这不仅是一次技能接触,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启蒙,为村镇儿童探索更广阔的科技未来悄然铺设了第一块基石。
(通讯员 曾莉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桂 曾莉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86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