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开开、刘诗怡、潘囿任、张梦琦、欧春花) 近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君·阳光行”爱心医疗服务实践团一行8人赴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联合当地卫生院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服务基层健康,传承中医文化”为主题,通过中医技能培训、惠民义诊、健康科普等形式,为当地300余名村民提供诊疗服务,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中医实用技能,助力基层健康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抵达牛棚镇当晚,实践团师生们顾不上旅途疲惫,前往牛棚镇卫生院,与卫生院院长促膝长谈,旨在了解基层群众健康情况,基层医疗设备状况,以期三天的义诊活动顺利进行。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第一指导老师家里进行岗前培训,实践团指导教师黄文强、张万围绕中医推拿、针灸实操技术开展教学,重点讲解推拿手法力度控制、针灸穴位定位及进针深度调整等内容。培训中,学生就临床常见问题提问,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解答。据统计,培训累计解答学生关于刮痧出痧原理、老年骨质疏松针灸禁忌等实操疑问20余项。参与培训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表示,此前对中医实操技能接触较少,通过培训初步掌握了推拿、针灸的基础操作。学生刘诗怡在课后笔记中写道:“教师现场演示的推拿手法对缓解肩痛效果显著,让我认识到中医技能在基层诊疗中的实用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按摩肩颈

随后三天,实践团在牛棚镇卫生院大厅门口设立中医义诊诊疗区,提供针灸、推拿、刮痧、健康咨询等服务。68岁的村民刘大爷因腰部酸痛半年就诊,他表示:“到县城医院需转两趟车,耗时近3小时,这次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诊疗中,张万教师指导学生为其进行腰椎推拿,并建议采用粗盐热敷辅助治疗。在针灸服务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65岁的王奶奶进行肩井穴针刺,缓解其因长期抱孙导致的肩颈僵硬。刮痧区服务台,学生通过水牛角刮痧板操作,向村民讲解痧印与体内湿气的关联及饮食注意事项。

活动期间,实践团共完成针灸126人次、推拿98人次、刮痧72人次,解答健康咨询150余人次。村民马大姐在接受诊疗后表示:“此前对中医效果存疑,此次体验后认可中医在缓解疼痛方面的作用。”

▲图为实践团张万老师指导张梦琦同学为村民进行针灸服务

7月8日义诊结束时,牛棚镇卫生院院长唐应表示,此次活动提升了当地村民对中医疗法的认可度,希望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持续开展基层医疗服务。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实践带教+服务基层”模式,既为牛棚镇村民解决了实际健康需求,也为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临床实操平台,践行了高校服务地方健康事业的社会责任。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开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开开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