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关爱青少年行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贵州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预防青少年犯罪服务队(“预青服务队”)组建“青禾新雨”实践队,于7月17日至23日赴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镇沙坪村新雨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图为实践队启程合影。
智趣课堂,筑梦黔行
实践队构建了丰富课程体系。 除基础课外,队员们结合专业特长,开设了手工艺术、戏剧欣赏、红色文化传承等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同辈视角、贴近生活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图为文学趣味分享课堂。
针对新雨学校的教育特点,实践队特别注重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疏导。队员们根据班级特点设计寓教于乐的趣味游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更在轻松氛围中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培养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助力其积极面对成长挑战。
图为趣味体育课堂。
笔映星光,心语润夜
课堂外,实践队搭建随笔日记、匿名信箱、预约谈心等渠道,每晚批阅学生随笔与来信,及时倾听回应,协助校方开展矫治教育。实践队队员表示,初期学生信件只写寥寥数语,但通过真诚交流,沟通桥梁日益稳固。随笔逐渐从“流水账”转向倾诉真实烦恼,信件也愈发用心郑重。
图为实践队队员回复学生随笔。
学生们的留言传递出强烈改变意愿:“你们让我看清了方向…我保证努力做个积极向上的人!”队员们初登讲台时"心里打鼓",但学生明亮的眼神和积极的回应给了他们信心。更令人动容的是,有学生在随笔中写下稚嫩却有力的回复:"希望你明媚,不要掉眼泪。"这成为队员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响。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学生谈心。
“他们主动找我聊心事的那一刻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实践队员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学生面对成长的风雨。
知艾同行,共护青萌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实践队积极探索 “校内深化+校外拓展” 的双轨宣传模式。显著提升了防艾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校内,贵州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持续开展互动式同伴教育活动。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家属等角色,模拟艾滋病诊断、治疗与关爱过程,亲身体验患者困境,增进理解和关爱。
校外,实践队队员深入周边社区开展多样宣传,精心制作宣传手册,走进商铺和居民家中进行一对一讲解,重点面向中老年群体普及防艾知识。
图为艾滋病宣传课堂。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居民讲解艾滋病。
信暖时光,情系新雨
自2012年起,预青服务队与新雨学校已携手走过十三个春秋。除暑期支教外,双方还持续开展“新雨来访”、“心灵相约·心信相印”书信交流等特色活动。截至目前,志愿者与学生的往来书信已突破5000封,字里行间记录着彼此成长的点点滴滴。
十三年来,一批批志愿者以温暖之手牵引迷途少年,用专业知识和真挚关怀为新雨学子点亮希望之光。这份坚守与担当,在青春接力中不断传承,成为服务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新雨学生家长对实践队表示感谢。
未来,“青禾新雨”实践队将秉持赤诚,坚定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相信点滴微光终汇星河,照亮前行之路;绵薄之力聚沙成塔,为构建美好社会注入青春力量。队员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作者:叶发仲 秦诚悦 冉璐瑶 周子龙 邢利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发仲 秦诚悦 冉璐瑶 周子龙 邢利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发仲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