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惠宝恺)为深切感悟卫国戍边的崇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18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碑默固疆土,青年传戍魂”卫国戍边服务团的队员们奔赴祖国西部边陲的那坡天池哨所,开展以“碑默固疆土,青年传戍魂”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五个一”实践任务为引领,团队成员采访扎根边疆数十载的民兵与模范,聆听感人的守土卫国故事,头顶烈日深入边防一线,亲身体悟戍边民兵的艰辛,同时在庄严肃穆的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默哀致敬,深刻缅怀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英烈忠魂。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新时代“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戍边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对覃副所长进行访谈。陈玉阳 供图

在简朴却充满战斗气息的哨所会议室里,实践队员们有幸与在此戍守边关近二十载的覃副所长进行了一场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访谈。这跨越代际的交流,传递的不仅是温度,更是沉甸甸的戍边使命与赓续忠诚的殷切期望,让“青年传戍魂”的誓言,在这一刻拥有了最真实、最厚重的注脚。

▲图为覃副所长为团队成员讲解哨所历史。 陈玉阳 供图

借助哨所纪录片,覃副所长化身一位饱含深情的历史讲述者,带领实践队员们穿越时空长廊,回望这座边关哨所镌刻在风雪中的峥嵘岁月。这使团队成员对“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哨所精神有了更为具象、更为刻骨的理解。这堂在边关哨卡现场讲授的历史课,将“戍魂”的种子,深深地播撒进了每一位青年成员的心田。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哨所民兵走巡边路。 徐呈瑞 供图

跟随哨所民兵的脚步,实践队员们踏上了一条承载着忠诚与担当的边境巡逻路。烈日当空,队员们紧随着经验丰富的哨所民兵,跋涉在崎岖的山脊线上。队员们亲身体验着日复一日巡边的艰辛,每一步都考验着体力与意志。这条看似寂静的巡逻路,每一步都丈量着忠诚的深度,每一眼都守护着山河的安宁,让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到“界碑无声,誓言永恒”的戍边真谛,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深深烙印在心间。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界碑描红。 徐呈瑞 供图

在庄严肃穆的界碑前,一项充满深情的仪式——为界碑描红,使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中都涌动着滚烫的家国情怀。朱红油漆的毛笔,每一次落笔都凝聚着无言的敬仰,每一道红痕都倾注着炽热的忠诚。笔尖的朱红,深深烙印在冰冷的碑石上,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成员的灵魂深处,成为此生守护祖国山河的永恒印记。

▲图为团队成员那坡烈士陵园对烈士墓碑进行擦拭。 陈玉阳 供图

在陵园一片肃穆的松柏林间,实践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逐一走到一座座静卧的烈士墓碑前。队员们蹲下身,仔细拂去碑前的微尘与落叶,如同整理一位沉睡亲人的衣襟。随后,他们将饱含着哀思与敬仰的素洁鲜花,郑重地摆放在烈士墓碑前。这静默的献花,不仅是对一位位有名或无名英雄最个体化的缅怀,更是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伟大精神的深刻体悟。每一座墓碑前短暂的停留,都在队员们心中镌刻下不朽的印记,将忠诚与担当的戍魂薪火,无声却有力地传递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在界碑处进行合影留念。 徐呈瑞 供图

实践活动结束后,在象征着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界碑旁,实践队员们记录下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它将成为队员们生命中永恒的印记,时刻提醒着他们:身后是祖国,脚下是国土,守护这万里河山的接力棒,已郑重交到新时代青年的手中。界碑无言,青春有声,这并肩而立的画面,正是“碑默固疆土,青年传戍魂”主题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通讯员 惠宝恺)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惠宝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惠宝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