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集美大学“嘉”园寻迹,“庚”韵回响实践队走进福建省大田县,开展“回溯抗战历程,铭记历史担当”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档案溯源、场馆参访、陵园祭悼等环节,沉浸式触摸抗战历史脉络,感悟先辈热血精神。
一、档案解密:从珍贵史料触摸历史温度
队员们踏入档案馆,在泛黄卷宗中“邂逅”蔡继琨校友的抗战印记。记录着奔赴前线的手稿、见证文化救亡的乐谱、留存岁月痕迹的证件,无声诉说着知识分子以文化为武器的抗争。“这些史料让大家看到,抗战不只有硝烟战场,还有文化战线的坚守,先辈们用不同方式守护家国,太震撼了!”队员观看展览时感慨,历史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可触可感的热血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田县档案局前合影,杨城河供图)
二、文博寻踪:听岁月物件讲述抗战故事
范立洋老先生带领着队员们走进大田县博物馆观看“红色中国,大田抗战”革命文物藏品图片展。在布满历史痕迹的展图前,他缓缓讲述当年大田作为“第二集美学村”,接纳流亡师生、坚守教育火种的往事;看着罗瑾先生拼尽全力留下的照片集,老先生动情述说:“他年纪轻轻就懂得了保留证据的重要性,离了他,大家就很难看到当年历史的真相了。” 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讲解,让抗战精神在青年心中具象扎根。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田县博物馆前合影,杨城河供图)
三、陵园祭悼:以青春敬意告慰先烈英魂
队员们来到烈士陵园。青松翠柏间,大家整齐列队、敬献花束,面向纪念碑庄严默哀。队员们轻声地在心里诉说:“带着您的故事而来,定会把精神传下去!” 献花告慰英灵,更誓以青春续写担当,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田县烈士陵园鞠躬献花合影,杨城河供图)
此次纪念活动,以“档案+文博+祭悼”的三重形式,让集大学子与抗战历史深度对话。从史料里坚定信仰、在讲解中聆听初心、于祭悼时立下誓言,青春力量与红色基因共鸣,续写着“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篇章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洋、洪艺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艺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