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邹东菊 王海峰 边敏 杨峻)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的港中坪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农创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筑梦同心”三下乡团队。在实践中,15名青年学子脚踩泥土、心贴乡野,以“青春答卷”诠释着“筑梦同心”的队名深意。
图为志愿者学习农业知识
团队以“实干为先”的核心理念,构建“调研-实践-传播”三维助农体系。活动前期,成员们通过调查、走访和学习,了解了当地农产品现状。实践阶段,他们化身“农业学习员”,下到田间地头协助农民插秧,队员们挽起裤脚踩进烫脚的田水,泥块顺着脚踝往上粘,手里攥着成束的秧苗,学着老农的样子弯腰,拇指和食指捏着苗根往泥里戳,起初间距要么挤成一团,要么疏得能跑鱼,被田埂上的奶奶笑着喊:“像栽菜苗哩,隔一扎远才透气”。
同时他们还发挥团队成员的自身专业优势,与相关新媒体专业主播团队合作,直播售卖土鸡蛋,菜籽油等农产品,当镜头扫到竹筛里的干鱼时,队员谢金鲸拿起一条举到镜头前:“家人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这是农户用自家河里的鱼晒的,没有一点添加剂,干净卫生又好吃,各位哥姐不要犹豫赶快下单吧。”
图为志愿者直播助农
在助农图景里,最动人的莫过于酷暑下的双向奔赴。那天下午,刚结束留守儿童课业辅导的队员们,撞见了在烈日下收稻谷的爷爷和奶奶——老人的防晒草帽被风吹落,黝黑的脊背晒得通红。“奶奶,让队员们来,您去树荫下歇着!”队长杨峻话音未落,队员们已四散开来,有人接过磨破手的扫帚,有人把装谷的袋子撑开,有人随爷爷一起从屋里拿出多的工具。奶奶起初直摆手:“小娃们可别累着!”但看到少年们被汗水泡皱的手掌,她转身走去小卖部,再回来时拖着两大箱水和冰棒。“快歇歇!这天气热得很!”老人把冰棒和水塞到队员手里,皱纹里的笑意比晚霞更暖。
图为志愿者帮忙收稻谷
当最后一缕余晖掠过房角,蝉鸣变成了少年们咬碎冰棒的清脆声响,李奶奶悄悄抹了把眼角:“你们这些娃肯来帮衬,俺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场盛夏之行,让“筑梦同心”不再是标语,这群青年正用行动证明,“筑梦同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与这里的人之间最滚烫的联结。当第一阵夏风掠过晚稻秧苗时,“筑梦同心”的故事,仍在这片被烈日晒暖的土地上生长。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邹东菊 王海峰 边敏 杨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峻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