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廖亦楠)近年来,铅山县葛仙村度假区蓬勃发展,项源村借区位优势,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民宿产业新动能,有效带动村民增收,绘就了乡村旅游与乡村产业互动发展的新图景。着眼于提升法治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铁算盘”实践队于7月14日来到葛仙山镇项源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让法律知识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为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在项源村调研期间,实践队首先拜访了村组长罗爷爷。罗老介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导致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滞后,"没有年轻人,村里的事总是办得慢半拍"。谈到创新普法工作,司法所黄所长表示,传统普法方式效果不佳,他们已转向短视频普法。据了解,黄所长从2023年开始就已开设普法账号,累计发布方言普法短视频100余期,将专业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农家话",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随后,实践队继续深入走访。走访中,民宿经营者黄阿姨提到:"多亏了村里微信群经常发的普法知识和我在抖音上看的法律小视频,现在有法律意识了,再没被人骗过。"实践队员还为她发放了法律宣传手册,并结合民宿行业特点,重点讲解了常用的法律知识。听完讲解,黄阿姨连连点头:"这些知识真是实用!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维权了。"她仔细地将手册收好,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在后续入户调研中,实践队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当地民风民情及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发现,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当地村民法律意识明显提升。但在普法工作实践中仍存在新媒体传播效果有待深化、行业针对性普法不足等问题。为此,团队与铅山县司法局联动协作,创新采用“云课堂”短视频形式精准普法。紧扣村民实际需求,制作涵盖基础法律知识和乡村旅游专题案例(如合同、劳动权益)的系列短视频,精准投放到当地中小学线上平台及村务微信群,并鼓励在外青年远程参与乡村法治宣传,形成“云端”助力。此举有效利用新媒体优势,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便捷生动的方式提升普法覆盖面和实效性,为乡村法治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法治的根基在基层,普法的生命在实践。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铁算盘"实践队深入项源村民宿产业一线的"送法下乡"行动,既是对基层法治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的有益探索。
撰文 | 廖亦楠
图片 | 郭君涵
审核 | 田磊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亦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亦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