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结合四川省相关工作部署,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起赴四川省江油市,成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传承三线建设精神,助推四川战略腹地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该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秀芸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6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和理论宣讲等形式,探寻三线建设印记,感悟其在新时代的价值与力量。

追溯历史脉络,深化理论认知

7月7日上午,实践团队首先抵达江油市工业展览馆。馆内陈列的生产设备、历史照片和工作笔记等展品,生动展现了江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团队成员了解到,三线建设初期,建设者们响应国家号召,在荒山中白手起家,逐步建起工业集群,为国家战略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

▲图为实践队参观江油市工业展览馆

下午,团队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江油历史展览馆。展览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珍贵史料,生动还原了红四军过境江油的英勇事迹,并重点展示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苦岁月。对“牛毛毡房”和“干打垒”等生活场景的复原,让队员们直观感受了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事迹,深刻领会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图为实践队参观党校党史馆

理论的深化离不开思想的碰撞。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来到江油市委党校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共青团江油市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主持。贺国强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听取了实践队的调研需求和方案。座谈会上,市委党校王元君分析了江油作为三线建设重地的独特地位,介绍了江油市丰富的三线精神研究资源;罗美华介绍了三线精神课程建设情况,分享了精品微党课的研发思路和经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刘朝富则探讨了如何结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让三线精神在当代“活”起来,提出了深刻见解。

▲图为实践队于江油市委党校开展座谈会

走进龙头企业,探寻转型之路

8日上午,团队前往江油市的特钢产业龙头——攀钢集团长城特钢厂。攀长特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重要的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 。在公司团委及各分厂负责人的陪同下,队员们实地参观了锻轧厂、钛材厂及薄板厂等核心生产单元,近距离观察了特种钢材的生产流程,感受着大国重器的制造脉搏。

▲图为实践队赴攀长钢生产车间参观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长城特钢人才开发模块专项委员王清华详细介绍了工厂从“长城脚下”到“李白故里”的建设历程,并阐明了三线建设通过企业内迁和新建,极大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格局 。他强调,三线精神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团队成员与企业代表围绕三线精神的传承、工业遗产保护及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图为实践队与攀长钢工作人员交流座谈

深入基层社区,见证精神传承

精神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实践队深入江油市三合镇,走访了长南、建北、川矿、同心四个社区,见证了三线精神如何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生。

在长南社区,这里保留着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风格。社区书记刘旭带领团队成员探索社区办企业模式,并开设了名为“吒小咖”的社区咖啡馆,以温馨的服务践行着为民利民的奉献精神。建北社区居住着大量三线时期的铁路工作者,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社区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和智慧党建。来到川矿社区,作为省级优秀示范社区,川矿社区创新了“家模式”治理体系。同时,实践队与冯源、唐晓建等三线建设亲历者深入交流,他们讲述了在“三班倒”和高温高危环境下依然坚守岗位的经历,三线建设者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图为实践队于长南社区采访书记刘旭▲图为实践队于川矿社区留影

同心社区则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和三线文化展示馆,将三线精神融入社区治理。82岁的三线建设者陈奶奶感慨道,看到三线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弘扬,既增强了老一辈的自豪感,也让青年一代感受到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图为实践队于同心社区采访三线建设者陈奶奶

总结与展望

此次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对三线精神有了从“知”到“悟”的深化。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对调研素材进行及时消化和转化。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资料整理,团队最终形成了十小时的口述史资料和5万余字的文字材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调研工作和理论宣讲,开发完成宣讲课程《三线建设与江油》和《传承“三线精神”薪火 勇担青年时代使命》。实践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受邀参加“涪水扬新帆 青春筑江油”江油市大学生联盟换届大会暨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面向青年学子开展“三线精神”主题宣讲,团队成员刘瑞受聘为江油大学生联盟会长。

▲图为实践队参加江油市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开展“三线精神”主题宣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是加强校地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为下一步“理论共学、实践共训、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难题共解”的校地合作打下基础。团队指导教师邓秀芸表示,要让三线精神成为青年奋斗的指引,新时代学子应将精神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为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共青团江油市委书记贺国强也希望能深化地方与高校的协同发展,实现人才优势与发展需求的双向赋能。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聘书▲图为实践队所获表扬信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江油市“职场‘青’体验暨青年人才‘感知行’活动”中短暂告一段落,但队员们对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并未结束。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致力于探索其创新性传承与弘扬路径,为助推国家战略腹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人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弦 常唯依 李佳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