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语润梨乡金川秀,声振嘉绒交大情"专项实践队深入乡村,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课堂教学、人物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扎实推进普通话推广工作,为当地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于金川县图书馆合影
探访推普现状,把脉乡村需求
为全面了解金川县普通话推广现状与需求,实践队开展专项调研,走访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图书馆负责人及部分学生,回收有效问卷百余份。调研发现,金川县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展一年以来,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发放学习资料等措施,部分群众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但仍面临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推广覆盖范围有限等现实挑战。
▲图为实践队采访文旅局工作人员
传递标准乡音,筑牢民族同心
依托金川县图书馆科普平台,实践队面向当地中老年群体开设普通话推广专题课堂。课堂上,实践队系统阐述了推广普通话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针对性地讲解了当地常见的发音误区,并组织易混淆字词的朗读练习。
此次课堂切实增进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普通话规范应用的认知,有效纠正了日常用语中的常见问题,极大激发了大家学习普通话的热情,获得参与者及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队开展推普课堂
走进雪梨之乡,对话非遗薪火
在金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与勒乌镇勒乌村委的支持下,实践队走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楞琼格舞的传承人罗啟亮。通过深入交流,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普通话在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清晰流畅的普通话交流为记录、传播楞琼格舞的精髓提供了重要支撑,是连接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关键桥梁。
▲图为实践队采访非遗传承人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实践表明,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促进沟通交流的基础纽带,更是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引擎。未来,实践团队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聚焦民族地区语言需求,优化推普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书写青春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梦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梦颖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